当前位置: 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 >> 脊柱炎护理 >> 专家讲堂强直性脊柱炎,您了解吗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
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中轴骨,不过四肢骨骼也可明显受累,其病变主要发生于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滑膜关节,软骨关节以及肌腱和韧带的骨骼附着点,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15-30岁的青壮年,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这种疾病致残率高,若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失去劳动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负担。若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可明显延缓患者病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下面是在我科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该患者刘某,男,65岁,病程已有30余年。经系统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
针灸康复(疼痛)医院现在我们来详细介绍下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临床表现
一、骨骼系统症状:AS可侵犯滑膜性关节,软骨关节,韧带、肌腱本身及其在骨的附着部,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
二、非骨骼系统症状:AS作为一种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除了累及脊柱、外周关节和肌腱/韧带附着点外,还可累及其他器官。
骨骼系统症状
1、骶髂关节
最早为骶髂关节炎,后发展至腰骶部,胸椎及颈椎。下腰痛和僵硬常累及臀部、大腿,但无神经系统体征。下腰痛可从一侧转至另一侧,直腿抬高阴性,直接按压骶髂关节或将其伸展,可引起疼痛,有时只有骶髂关节的X线征而无症状和体征。
2、腰椎
下腰痛及活动受限多是腰椎受累和骶髂关节炎所致,早期为弥漫性肌肉痛,以后集中于腰骶部。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均受限。腰椎棘突压痛,腰背椎旁肌肉痉挛。后期有腰背肌萎缩。
3、胸廓胸椎
腰椎受累后波及胸椎,可有胸背痛,前胸和侧胸痛,胸部扩张受限。胸痛为吸气性,可因咳嗽、喷嚏加重。主要由于肋椎关节、肋骨肋软骨连接处、胸骨柄关节和胸锁关节受累。胸廓扩张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
4、颈椎
早期可为颈椎炎,由胸椎病变上行而来。可发生颈-胸后凸畸形,头部固定于前屈位,颈后伸、侧弯、旋转可受限。可有颈椎部疼痛,沿顶部向头部放射,神经根痛可放射至头和手臂。有颈部肌肉痉挛,最后肌肉萎缩,个别患者症状始自颈椎,逐渐向下波及胸椎和腰椎,称Bechterew病。
5、周围关节
周围关节受累率为肩和髋40%、膝15%、踝10%,腕和足各5%,极少累及手。肩关节和髋关节活动受限较疼痛突出,早期滑膜炎期,即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变进展,出现软骨退变,关节周围结构纤维化,关节强直。
非骨骼系统症状
1、心脏病变
脊柱炎较重并有全身和周围关节病患者,心脏病变常见。表现为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脏扩大和房室传导阻滞,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
2、眼部病变
结膜炎和虹膜炎的发病率可大25%,眼部侵犯在周围关节病变者较常见。病程越长,发生虹膜炎的机会越多。
治疗原则●迅速控制症状
●合理使用激素
●及早使用缓作用药
●联合用药:以若干年计,不宜太短。
●定期放射学随访。
一般治疗:
●必要的心理干预,树立对本病治疗的正确态度,既不悲观,也不盲目乐观。
●体育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积极,正确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柔软体操、瑜伽、游泳、慢跑等)
1.维持胸廓活动度
2.保持脊柱灵活性
3.肢体活动度
西药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作用:抗炎,减轻疼痛和僵硬
副作用:胃肠道刺激症状。
应用:吲哚美辛,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2.柳氮磺嘧啶(考虑强制性脊柱炎发病可能与肠源性细菌感染有关)
作用:抗炎和缓解病情。
副作用: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腹泻和皮疹。
3.糖皮质激素
不能阻止强制性脊柱炎的发展,而且长期使用弊大于利,故不作为常规用药。
使用指征:病情进展急剧,症状严重,非甾体类抗炎无法控制时,采用短时间静脉途径激素大剂量冲击治疗。
4.阿米替林
最大优势是促进睡眠的完整性,减轻了疲乏感,并无抗炎作用,却是小剂量NSAISS的最好辅助治疗方式。
5.甲氨蝶呤,雷公藤制剂。
6.生物制剂
目前国外已有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用于治疗活动性或抗炎药治疗无效的AS,至今已有3种制剂infliximab(商品名Enbrel)和adalimumab,Infliximab。这是抗肿瘤坏死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本品的不良反应有感染,严重过敏反应及狼疮样病变等。
中药治疗
益肾补督,活血,强筋骨贯穿整个治疗。
●早期佐用祛风胜湿,湿有化热者清利湿热;
●中期:注重温补肾阳,多用温阳不伤阴之品,如仙茅、仙灵脾等;
●后期主要使用虫类药物搜痰剔瘀。
供稿人:谢富军
审核人:林果辉刘丰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以便删除
针灸康复(疼痛)科简介我院骨伤科为省级重点骨伤专科,现已发展成为规模大,功能齐全,影响力较广泛的“拳头”科室,起源于湘西南地区正骨流派“百岁门”,经历五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为四个骨伤亚专科。
针灸康复(疼痛)科为我院骨伤科的二级学科,科室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开展以疼痛(颈肩腰腿痛)专区为主导,骨科康复,神经康复,运动康复,言语康复,儿童康复,产后康复全方面覆盖的治疗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康复教学和科研工作,逐渐成为邵阳市地一所集康复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康复治疗中心。
拥有64排全身螺旋CT,0.5及1.5T核磁共振,四维彩超,进口DR及移动DR,针刀镜系统,射频消融仪,全国最先进的减重训练系统、瑞士EMS冲击波治疗仪、肌骨超声检测仪、偏振光治疗仪、荷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平衡评定训练系统、四肢联动训练器、等速肌力训练、吞咽言语训练系统,神经肌电图,红外热成像仪,臭氧发生仪等各种训练康复治疗仪器。
诊疗范围:
疼痛(颈肩腰腿痛)专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偏头痛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痛,膝骨性关节炎,肩周炎,创伤性关节炎,各种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疼痛,痛风性关节炎,足跟痛,带状疱疹后遗症,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转移性癌痛,急性腰扭伤,肌筋膜炎,腱鞘炎,滑囊炎,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面瘫病。
骨科康复:
各种运动损伤、外伤性损伤、骨折术后、膝关节前、后叉等各类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截肢后、脊柱相关疾病和手外伤、关节炎,结缔组织病,骨质疏松症,骨质延迟愈合等疾病的康复。
神经康复:
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失语症,吞咽困难,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小脑性共济失调,脑性瘫痪,先天性脊柱裂,周围神经损伤等。
特色治疗:
熟练掌握椎间孔镜技术、针刀镜技术、射频消融术、肌筋膜刀等现代医学前沿技术;充分发挥银质针术、小针刀术、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推拿,针灸等中医传统技术优势;开展平衡罐,刮痧,盘龙灸,中药热奄包,中药封包等各种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人员结构:
科内设置医护人员共3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生4名,专业康复治疗师1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