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 >> 脊柱炎治疗 >> 一次重感冒,竟让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刘阿姨生
清明期间,刘阿姨本来通过服药已经控制的类风湿关节炎又开始加重了,一次重感冒十多天还没好,随后就出现手指和和膝盖肿胀疼痛,导致生活极不方便,胃口很差,连风湿药物都停了。
李涯松主任说:“清明前后由于天气变化多,阴冷潮湿,风湿病就容易反复,再加上合并感染,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前段时间,刘阿姨再次找到我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涯松,希望调整治疗方案。入院后,李涯松主任首先给刘阿姨进行了抗感染治疗,并重新调整了风湿药物。经过多方治疗,刘阿姨的关节痛终于有所好转,针对刘阿姨的情况,小编也咨询了风湿免疫科李涯松主任,一起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风湿免疫科主任
出现这种情况,风湿病的药物中免疫抑制剂可以暂停,其它药物要继续服用,且感染控制后需重新进行有效治疗。否则会导致风湿病的进一步活动。
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该如何日常保养呢?
风湿免疫科主任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期短期休息,一般在3周左右。
2、预防感冒,防寒保暖,及时控制感染。
3、晚上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4、奶制品是最佳的钙质来源。其它如蛋类、鱼类、坚果、玉米、山芋、大豆、豆腐等均含有丰富的钙质,黑木耳、猪肝富含铁,患者朋友们可以适当多吃这些食物,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5、注意正确的站姿,坐姿等。
6、不用害怕,要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7、坚持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减药或加药。
8、定期复查,功能锻炼。
9、局部按摩,避免突然负重。
10、活动关节的方法:织毛衣、下棋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呢?
风湿免疫科主任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饮食方面特别要注意,平时少吃肥肉,少喝咖啡等。
肉食类:
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甜品类:
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
饮品类:
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不吸烟,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蛇肉、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腰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
平时应该注意保护我们的关节,那么,可以做哪些关节活动,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风湿免疫科主任
其实,风湿病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提一些重物,可以坚持做一些关节活动,但做关节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用左手拧开瓶盖,用右手拧闭瓶盖,可以防止双手发生尺偏畸形,或以掌心加压力来拧。
2.站起来的时候,不用手指作支撑,应以手掌来支撑
3.应尽量利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避免过度强烈使用小关节。例如提重物时,劲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
4.不要长时间站立,间隔半小时坐下来休息,劳逸结合。坐下时,应经常变换坐姿、转换双脚位置,舒展下肢的筋骨,或站起来走动一下。膝关节不要过分屈曲,双足应平放在地上。
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避免手指长时间屈曲,如写字、编织、打字、修理,应不时停下来休息,舒展一下手指。活动时感到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检查活动方法是否不当。
6.尽量使用工具,以减少弯腰、爬高、蹲低等动作。
科室介绍
我院风湿免疫科是我省开设最早的特色专科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建设成为科室设置齐全、医疗特色鲜明的二级临床学科。作为我院的特色学科,我科成为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及骨矿盐代谢疾病分会委员单位。目前主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痛风性关节炎、白塞病等风湿病。科室诊疗项目齐全,常规开展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NCA、IgG4、CCP抗体等免疫指标检测,独立或合作开展关节超声检查、唇腺活检、唾液腺ECT造影、关节腔穿刺及滑膜活检等诊疗项目。对各种风湿病进行早期规范化诊治,长期着力开展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炎性关节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擅长生物制剂在关节病中合理应用,为患者解决关节病疑难问题,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和患者好评。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疑难关节病的诊治,在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病增效减毒,中西医结合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畸形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此外,还承担了作为多个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点,完成了多项临床试验。
专家介绍
李涯松
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及骨矿盐代谢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医院关节病联合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全科医学》《世界中西医结合》等杂志编委,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首批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具有较广博的专业理论基础,曾公派日本东京大学、上海医院、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医院进修学习,师从中、西医学界有名望的风湿病专家,博采众长,中西融汇贯通,对风湿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关节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的诊治方面有自己独到见解,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临床复杂疑难问题。长期担任课堂、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负责或参与国家十一.五重大支撑项目(分中心)等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完成和在研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课题7项,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医学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参编医学著作8部。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每周四上午
名医馆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应振华
教学部主任,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健康教育学院副院长,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联合诊疗中心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临床型硕士生导师,浙医高专教授,研究生学历。年至医院等单位进修风湿免疫病学科,从事风湿免疫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任首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分会委员,世界医师学会软组织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专家委员会委常,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专家委员会浙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免疫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免疫学学会风湿免疫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免疫与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风湿病与关节炎》编委与审稿专家。浙江省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库成员,浙江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等。临床经验丰富,熟练地掌握风湿免疫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擅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骨质疏松症、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年曾到美国的夏威夷大学、医院作访问学者。近年先后到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风湿病专业机构进行了学术交流。主编有:《骨关节病十年科普宣传》、《病员手册》、《内科疑难病规范诊断思维与治疗进展》,参加三本专著的编写。曾多次被评为市级科学青年奖、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科技进步奖、市级名医师等光荣称号。及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申报了省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风湿免疫病诊断与治疗进展”、“常见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年以来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内科疑难病的规范诊断思维与治疗进展”并每年举办,目前已培训学员余人。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三上午
名医馆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投稿:张莹莹
综合编辑:宣传科
赞赏
长按鍖椾含涓鍖婚櫌鏄亣鐨?鐧界櫆椋庢湁鍝簺娌荤枟鏂规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zz/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