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伴发葡萄膜炎的发病率大约在20%~30%之间,是导致青壮年视力障碍的原因之一,大多表现为急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少数患者可出现虹膜后粘连、青光眼、白内障,严重者可导致眼球萎缩。有研究显示,葡萄膜炎是AS危险因素之一,影像学显示,AS伴发葡萄膜炎患者中,其骶髂关节病变程度更加严重。葡萄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部分患者可因反复发作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出现不可逆的视神经功能损害。西医学治疗主要以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睫状肌麻痹剂点眼;合并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等。西药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毒性,导致角膜上皮损伤;且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眼压升高,并常常出现“反跳”现象。而中医药疗法的治疗思想是从整体出发,因人而治、辨证施治、标本同治,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在临床得到验证。

一、清肝泻火,壮督强脊

急性期,肝火上炎,肾阴亏虚,症见眼部微红,疼痛一般,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口苦,腰背疼痛、僵硬,夜间疼痛明显,翻身困难,面部潮红或烘热,舌边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治宜清肝泻火,药用栀子、牡丹皮、黄芩、黄连、吴茱萸、夏枯草等品清泻肝火;续断、牛膝、独活、桑寄生等品以壮督强脊;病邪初袭,若一味攻伐,则易劫伤体内阴液,更加重肝肾阴虚之象,肝失条达,肾精不足,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在遣方用药之际,宜柔不宜刚,宜和不宜伐。“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因此,在治疗时需要适当配伍白芍、当归、枸杞子等品以滋养肝阴,以促向愈。

二、疏肝泄浊,清热止血

暴怒或情志不舒,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郁滞,则肝火内生。病久肝郁化火,火郁目窍;病程日久,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内生;症见抱轮红赤、疼痛明显,畏光、流泪,视力下降,腰背疼痛明显,晨僵,舌红苔白或薄白,脉细。用药可选炒栀子、柴胡、香附、陈皮、枳壳、川楝子等品以行气疏肝,适当配伍苍术、泽泻、防己等利水泄浊之品。“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另需适当配伍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地榆等寒凉之品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但用药不可寒凉太过,攻伐机体阳气,加重病情进展。

三、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病久伤阴,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症见眼干不适,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目痛不显,心烦不眠,口舌干燥,腰背酸痛、僵硬,食纳尚可,二便调,舌质偏红,苔少或薄黄,脉细弦。肝肾阴虚,则目珠失养,治宜补益肝肾,滋阴降火,可选桑寄生、杜仲、熟地黄、白芍、山茱萸、枸杞子、龟板胶、鹿角胶、山萸肉、山药等品。房定亚教授曾明确提出“酸以养肝体”,临床应用时需注重药物配伍。缓解期往往因病程日久,虚实夹杂,在治疗时应在滋阴补肾柔肝的同时,加上清火泻热之品,如黄柏、薄荷、知母、玄参、虎杖、连翘等品。

编辑:侯鸿宇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zl/135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