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5.html

活茶/自然成缘起

(主持人:什么样的机缘促使您走进了活茶/自然成的世界?)

严老师:我是基于一种缘分认识了茶。这种缘分促使我做了一些事情。我其实只是一个受益者。

早年我得了一种病,叫强制性脊柱炎。这种病是一种很堵塞的病。它堵塞到什么程度?就是当我们在发病的时候身体就逐渐僵直了。僵直以后经络就堵了。堵了以后就不会出汗。比如说腰椎强直的时候,腰椎和肚子这一圈就不出汗了。到了胸部强直的时候,整个胸口不出汗了。到了很严重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我的所有汗都只能在脸上和头上,我的手心脚心包括胸前后背,都没有出汗的能力。当堵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整个人就会恐慌。这种慌乱就促使了一个很严重的病变,然后我就住院了,生命垂危,最后又缓和过来了。活过来以后,就觉得可能生命都不太重要。因为活着一定会死,而死亡一定是痛苦的。这是我当时对生命的理解。第三个呢,我所追求的快乐在死亡的一霎那,它会变成负面的筹码。我有个美丽的老婆,我舍不得她。我死的时候,她越漂亮我越舍不得,越舍不得我越痛苦。所以明白了这三个答案以后,你会发现你想要的东西都是些跟你没有关系但是它会给你增加压力的东西。所以,你想像我当时就没有兴趣了。突然间呢有一天我喝到茶的时候,它带着我朝反的方向走了一段。他让我的身体里面有一种刷~这样的感觉。突然一瞬间我理解了这个字的读音。你看我们为什么读cha?这个zhi,chi,shi这三个音,zh是绷着的,ch是在身体里,sh它就跑到外面来了。所以当你把嘴巴张大,发出cha这个音的时候,身体是松动的!所以茶的作用就是茶,疏通了。你不断地念这个字,cha,cha,cha,你的身体就像溺水的人一下子抓着稻草了。那么我就开始奋发图强地去研究茶了。于是我就变成了一个茶痴。你想茶痴是什么状态呢?就是逢茶必喝,逢喝必评,逢评必论,然后还要逢论必胜。对自己有一个很高的要求。所以就访茶山,见茶人,在各种茶类里边就寻找答案。

饭后喝活茶的必要性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被困在色香味形里边,当我在色香味形方面追求的东西越复杂的时候,我身体里面的那种被疏通的感觉就越少。它仿佛是呈现出一种反比例。于是这个时候我就调头了,跑到茶山了。因为云南的茶山它比较原始,原始到什么地步?它除了人以外什么都有。我一个人和茶相处了一段时间呢,我就明白了第二件事:你看这个茶,我后来理解叫学生。为什么我们叫学生呢?“生”就是土上的草,一个“木”,这是树干树根树枝。上面一个“艹”字头,树叶子。人得爬上去把它摘下来吃。你想我们过去吃饭的时候,到树上去吃野草野花野果,但是没有人去吃树叶子啊?所以我结合一看,我从树上人采茶这个过程我就看到了这个字的由来。我一吃到身体里,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讲我们今天的归类上,我们也许是把茶归类成饮料。但是你会发现所有的咖啡牛奶等等以及这些果汁,都是给你的身体增加热量的。但是茶是相反的,它是给你消减热量的。所以我就明白了第三件事:古人为什么讲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不讲茶米油盐酱醋咖啡,可乐,果汁,因为只有一样东西它没有办法被替代,那么它为什么是开门七件事而不是开门六件事呢?因为你吃完饭你得洗碗,你柴米油盐酱醋完了你得喝茶,如果柴米油盐酱醋完了你不喝茶的话,意味着你吃完饭,你不洗碗。你穿完了衣服你不洗。但所有用过的东西你都必须及时清洁,而这个世界上能帮你干这件事的东西,只有茶。

活茶/自然成的制茶方向/选料/身心同步做减法

明白到这点,然后下一步我就开始研究怎么样才能让它把这个活干得更好。我需要的是一块打扫身体的肥皂,而不是一个愉悦我感官的香水。所以我就发现我既然是用它来打扫身体,就要朝清洁工的方向去选材和培养它。本着这个纯粹的打扫身体的目的和目标,大约在年我就开始遍访茶山了,我把云南所有的茶山都跑了一遍,那些古茶山茶园,收集原材料,采访老人,搞录音,做标本…把这些样本都收集完了以后,我就安定下来选择了那么几个地方。我觉得它们的茶在身体里面的感受好。第一,适合你的身体,中正平和,你能接洽,你的内脏很喜欢它。第二它在里边有动力,它能帮你打扫卫生,搞完卫生你很通畅。以此为指标我就去选择了一些比较吻合这两个条件的地方。选择原材料还必须考虑适制性,比如做红茶就得选择能够出发酵香的原料,做普洱茶就得选择原料霸气浑厚的原料。我们要做的活茶/自然成它茶性要求必须中正平和,因此它的原料选择上就有了一些区别。那么我就需要找到这样的茶原材料。所以我首先对中国的茶园进行了一遍筛选,找到几个有这样的原料的相关的地方,扎根,在茶山一呆就是六年。在跟茶接触的过程当中,我渐渐地理解了一些东西。到后面茶跟我身体做了一次通畅的疏解,慢慢地把原先糟糕的身体疏解开了。我发现我的身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正如刚才我们说的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我可以把心放在那个地方,可以放在这个地方。但是我身体里面的状态它会不停地提醒我并把我拉回来。而喝完茶以后身体就疏通了。疏通了之后你和天地之间有了一个平衡。有了一个平衡以后你的身体对你没有何干扰。这个时候你就会了了分明地感受到身和心,它们分别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我理解了——我要解决的所有问题就是让自己的混乱值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我做所有的事情是为了让自己心安,而不是为了让自己激动。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去读一些《道德经》啊,试图去了解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有一个重要的启示,我发现自己的生命质量跟我与社会的关系没有关系。它并不取决于我和社会什么关系,而是取决于我和天地是什么干系。而我和天地关系好,我就舒服,身体也舒服,心也舒服。所以这个时候我就要想办法让自己和天地变得越来越融洽。要变得越来越融洽,我就要逐渐地离开那些影响我和天地变得融洽的因素,于是就要做减法。那么做减法分明就是两条路,一方面对身体做减法,我就观察自己的身体,我发现我身体里边所有的东西,就今天我们讲的一个词叫毒素。你摄入过多的食物就会有毒素。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不能彻底地消化它就会有毒素。解决这个最好的方法就是给身体做减法,把多余的热量消除。然后把身体的这个抚平,让你的身体消化的很彻底。而帮你干这件事最有效的就是茶。这样的话我就不混乱了,我的心就越来越宁静。所以我就变成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针对身,另一方面是针对心。而茶这件事情跟心没有任何关系。它只跟身体有关。于是我就想方设法把茶这种身体疏通这个作用发挥到最大。我就很清晰了:我不要求它有色,不要求它有香,不要求它有味,不要求它有心。我只要求它把疏通身体变得最大化。本着这个目的我去做茶,这样一来我目标很精准。然后我又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事。同一类东西你把它做成这个,它的功能就发生转变。所以本着这个思路,就出现了用减法做茶这个概念。我的目的不再是让它出现色香味形,而是避免色香味形。所以在这个时候,我的脑子清醒了。我就付诸于实践了,我的工艺就刚好倒过来了。然后就比如说制茶的时机,我们就一定要选择在凌晨的三到五点。举个例子:你把一个花摘下来,把它插到水里它会不断地绽放,到了顶点,它就开始朝反方向走,它开始凋萎了。那么我就要找到那个(临界)点。这个时候呢我就要用火来克制住它的水,然后要往火走的时候,又要用水克制住它。于是我就得到了一种方法,再去选择最适合的原料,用最适合的方法,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这个茶喝到身体里就变成一个纯粹的清洁工了。所以我们中国的茶最初的工艺只是为了让它保存下去。不改变它原来的这个用途,所以那个时候的工艺叫蒸而成团。可想而知,用蒸的方法是为了避免它发酵。为什么成团呢?是要保存水分在里面。这样茶就保持了它相应的那个品质。然后它就一直延续到唐宋。

宋代茶叶品质的最高标准

在宋代斗茶的时候您看到四个标准:第一个我们知道把茶放在一起打打沫子比,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比什么?谁的沫子白,第二比谁的沫子持久。第三比谁的沫子多,第四比谁的沫子细。沫子为什么白?因为没有发酵。为什么持久?因为没有高温。第三沫子为什么很多,因为它天生地养。但是天生地养的越老的树就会越粗糙。于是就有了第四个标准:必须是老树新芽,越老的树越新的芽越好。这些事我们在古人的茶诗里得到状态。

古人的茶是用来给身体里面打扫卫生的

我在茶山的时候呢,因为卢仝先生这首《七碗茶歌》是每个茶人都知道都会背的。它讲什么呢?我就跟着这个茶喝,喝七碗我就发现一模一样。一碗喉吻润到喉咙这儿,两碗破孤闷胸口打开了。三碗搜枯肠,肚子里面很舒服。四碗发轻汗,它就发轻汗了。五碗肌骨清,肌肉和骨头就松透了。六碗通仙灵,你的手心脚心顶门心就开始通了。然后到了七碗呢它就慢慢地凉下来。我发现古人一直在讲身体里的事,之后我就一直按照这个《七碗茶歌》来喝茶。另一首诗也很有名。诗僧皎然写的: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茶为什么会涤昏昧?昏昧在人的身体里啊?你只要一吃完饭坐在那儿,你就会发懵。但一碗茶下去身体就会有刷~这个感觉了,就涤了昏寐了。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你身体里边的那些朦朦的那些负能量,你喝了茶下去像尘埃落定了。就像空气中有雾霾一样,你身体里也是一团雾霾。喝下去呢,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天人合一!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你的身体和外界,是一不是二。所以身体不会干扰你。

活茶(自然成)的命名/作用/择料标准

茶友大概分三种。第一种他会一直就认为茶就是色香味形。当然色香味形是很好的东西。所以在这方面呢这类茶友会一直保持自己的认知。我们只是介绍一个肥皂给你。你可以用它来打扫身体,体验一下这个感受。第二种是没喝过茶的人,我就跟他说吃完饭你要洗碗。所以你要喝茶。他一喝完茶他说洗完碗以后很舒服,所以他从此开始喝茶了。还有第三种人,他会一直在概念之间游离。所以通常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发现了第四件事:所有名字都是人编的。我叫它什么都可以:你可以叫它普洱茶的一种,也可以叫它中国茶的一种。你也可以叫它茶。我只是认为这个名字和它本身比较适合。所以把它叫自然成。为什么叫茶疏呢?因为这种茶的作用就是疏通身体。它就是个清洁工。它不是个美学家,它仅仅只是解决你身体里边这些疏通管道疏通经络的问题。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啥都没考虑,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解决两个问题嘛:一个是身体的问题,一个是心的问题。而茶它只负责解决身体的问题。它解决身体的问题就是给身体做减法,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它。所以我选料的标准也就出来,也就跟别人也不一样了。实际上它只是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它很简单。叫:和劲安变润空雅致八个字。它为什么要和呢?因为它要平衡水火,所以它要求和。它为什么要劲呢?它必须得有力气,要不然发轻汗发不出来,通仙灵通不上去,它没有劲儿,搞清洁搞不干净。那麻烦了。为什么要安呢?它要和你的五脏相处融洽。为什么变呢?它能把你的身体冷的地方变热,热的地方变冷,水多的(湿的)地方变干,干的地方给到“润”,所以它要变。所以叫和劲安变。它为什么要润呢?它要能进入你的那些细小的局部,不仅能在城市里,它还能到乡下。它把你的毛孔包括手指尖啊,脚指尖,各种细枝末节这些地方它要能进。然后它为什么要空呢?打扫完卫生,它要把垃圾带走,不能留下东西,它不能有副作用,所以要空。它为什么要雅呢?它就是要保持它自然和纯真的这种天性。但是您知道凡是太天真的小孩他会破坏性极强。所以它又要致。致的意思就不但要保持天真的天性,它还要保持条理,它要进入你的经络,要遵循你身体运化的条理。您知道云南有很多的古茶树,但是适合做自然成的原料可能百分之一都不到。

活茶/自然成归类

(主持人:你这个工艺如果按六大类来讲,你更愿意把它归集于那一类?)

它应该归类为第七类,叫活茶,就是既不用火也不用水,让水火相立使它回到中间,就是让它不高温也不发酵。因为我们做茶都是通过温度和发酵的方法获得色香味形。就有了六大茶类:我们通过日晒萎凋产生了一种香气,和一种独特的风味就形成了白茶。通过温度不断地做,然后把它香气提起来,塑造它的形象,就成了绿茶。然后我们反复地做,就成了青茶。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方法就是让它回去,回去就是反过来就不高温也不发酵,用减法来做。我们所有的动作纯粹就是为了消除痕迹的。这样的就出现了“中”茶(活茶)这种提法。

六大茶类各有妙用

所有茶都是好茶。各有妙用。您看绿茶那种清香,它从眼睛一看,心情马上改变了。所有茶都达不到。乌龙茶,你看潮式那种功夫茶的三个人盏,咱们一见面,先这样来一泡,哇~那种人际关系的那种拉近,我们都在一个杯里喝茶了!而且那个水一流出来,瞬间心是流动的。我们普洱茶那么多的名山,那么多的古树,那么多的名茶,琳琅满目。很容易就把一个人从麻将桌旁就抓到茶桌上。所以各种茶各有妙用。但是我们要分得清,它最后就合起来。合起来以后中国茶文化就形成一股洪流,大家各干各的。就好像您做主持人,我做打扫卫生的,您这个平台可以把我的声音传出去。咱们这样的话就整合起来了。所以整个茶产业应该有序地分工,所有的分工百花齐放,每一个茶它一定都有一个别的东西不能替代的唯一性。你只需要找到这个唯一性,做这个点就够了。

请↓↓↓↓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喜马拉雅听《70在路上》专访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ys/113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