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直性脊柱炎就目前的治疗方式来讲,西医西药没有特效药,没有好的办法能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它也是关节炎症的一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遗传性的,我见过有一个家族就是全家都是强直性脊柱炎,也有后天因为工作或运动各种情况造成的伤害。

西医没有特别好的方法,那我们中医是不是有办法呢?答案是肯定的,有很多案例,中医可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我本身是练太极拳,所以说更擅长于通过运动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我并不是专业医生,关于专业术语大家不要太较真。大家知道如果说是练过拳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练太极拳其实主要练的就是我们的脊柱,主要的核心的都是在练我们的脊柱,我们在四肢运动的时候,别人看着我们是在手舞足蹈,但我们的发动机是在我们的脊柱上,我们的力量都是通过我们脊柱而来。

我们练拳要放松,之所以胳膊和腿要先放松,目的就是为了解放我们的四肢之后,我们的脊柱才能够重新变为主动。如果我们胳膊的肌肉始终是紧张的,我们我们运动的时候就忘却了我们对先天的本能,我们的脊柱就失去了它最强大的力量。所以说我们练拳讲究放松,只有胳膊放松了之后,我们才能调动我们身体脊柱的能量,脊柱是中枢神经的所在,中枢神经全在脊柱里面,我们五脏六腑、我们胳膊、腿都是通过我们脊柱而相连,我们经常讲这个腿有病到哪去找?要到我们脊柱上去找,跟我们的腰椎有关系,我们五脏六腑它的神经全都要通过我们脊柱相连。

我们很多的问题都是离不开我们的脊柱。可以明确地讲练太极拳可以将脊柱练松活。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练我们的脊柱。除去我们练拳的时候,正确的拳架可以锻炼我们的脊柱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个小的技巧,或者说一些个单独的动作去练我们的脊柱。再者,我们在通过运动锻炼脊柱的同时,还可以用中药、中医的方法同时的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

我们知道冬天的时候,江河北方江河里的水就会结冰,就会冻住。在珍宝岛战争的时候,苏联的坦克可以开到乌苏里江上面来,可见这个冰结得有多么的厚。因为那个时候天气3月份天气还是很冷的。夏天的时候河水自然就解冻了,为什么呢?因为天气温度温度一冷,河水结冰,温度升高,河水就自然解冻。我们身体内的血液,我们身体内的血管儿,我们身体内的能量系统、淋巴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其实就像我们大地里的江河湖泊一样,我们需要一个温暖的温度,使它保持通畅。

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有一个日本的医生讲病从寒中来。很多的疾病都和寒有关。首先我们脊柱强直肯定是和寒还是有一定的关联。我们看到大江大河,它结冰的结冰的时间温度要比小河流和静止的湖泊晚,可能零下1-2度,我们的一些个小水沟就已经冻冰了,我们的一些个小湖泊、小水坑就已经冻成冰了。但是大江大河零下几度都冻不上,可能要零下十几、二十几度才能结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光是不腐,他同样不容易结冰,流动起来自然就结不了。

我老家接的是从山里边从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在冬天,因为到冬天零下十几度,温度很低,如果晚上这个水龙头一关,第二天早晨起来之后他就冻上了,再也出不了水,可能就需要等到冬天过去春天地气上升,水管才能解冻。但是如果每天把这个水龙头打开,让这个水自然地流淌,他就不会结冰。我们就可以用一冬的水,一冬都有水来用。如果哪一天突然变天,温度急剧下降,原来开的开关有点开小了,水流量没有变,但是温度下降太快了,同样会结冰,把水管冻住了。

对于我们人体的身体里其实是一样的,对于我们这些小的毛细血管,我们很容易受到寒凉之后就会产生堵塞,比如说我们的手指、脚趾、耳朵,我们在冬天的时候这些地方是最容易被冻。当然现在条件好了,冻耳朵冻手的比较少。在我小时候,经常的同学耳朵都冻出大水泡来,手指都冻出疮来,手背、手指因为裸露在外面,从家到上学需要走20分钟到半个小时,每天这来回两趟的时候,或者来回4趟的时候,温度稍微一低,就会把耳朵和手冻了。

因为我们耳朵和手它的血管比较细,流量比较小,流速比较低,所以说它是最先冻的地方,就和我们小河流先冻冰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往院子里泼一盆水,他可能就结冰了。但是那个大的河流它不那么容易结冰,在我们的身体,我们最大的河流的源泉是哪儿呢?源泉是我们的心脏,我们最大的通道是在我们的脊柱上。我们最先冻的是我们的四肢,我们知道糖尿病有一种病状叫做糖尿病足,就是脚趾从脚趾开始烂,没有知觉、发黑,最后只能截肢,其原因也是因为脚是我们的血液循环离心脏最远的末梢了,血液很难达到那里,我们身体的气血不足,要保护五脏六腑最重要的器官。对于脚没了也就没了,所以说是我们身体非常智能化最先舍弃不要命的一个部分。究其原因就是气血不足了,没有办法将我们的气血输送到脚趾,也就是没有养分,没有营养热量带来到我们的脚,没有气血营养,它自然慢慢就会坏掉。

我们知道人死了之后,我们身体就会变硬,就不再柔软。死人和活人最大的区别,心脏不跳了,除去精神,气没有了,他的血还在血没有变化,但是心不跳没有气没有能量来推动,没有气来推动就没有办法流通。对于我们治病来讲,我们让血液流通起来,需要气充足,气若不足,自然血液流通就不会顺畅,气血相伴而生。练太极拳也是导引术,也是气功,也是丹道,练太极拳可以使我们的气充足,加速我们的血液的流通,导引我们体内的气血流动,我们心脏是最大的源泉,所以说没有心脏冻住的,心脏总是在跳动的心脏如果不跳人就完了,我们脊柱是最大的气血流通的通道,所以说强直性脊柱炎是很严重的一个病。

西医认为这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有问题,找不到发病原因,找不到治疗方案。但是我们中医的中医的理论上其实处理起来就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难。首先我们很多东西从理上能够想解释得通,我看到过一个案例,就是用阳和汤。阳和汤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当然这只是一些案例,但是其中治病的思路我们可以借鉴,我们可以由此而推之,我们强制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案,首先就是一个要保暖、要祛寒、要通经,要补气、温经、通络、祛寒、散湿,这是大的活血化瘀,这些大的方向是不错的,我们要作用在我们的脊柱上,再加上我们可以用艾灸、熏蒸,总之让我们身体保持暖和。强直性脊柱炎和其他的疾病还有一个不同点,就是其他的疾病我们可以卧床休息。但是。强直性脊柱炎不行,我们往往睡醒一觉发现更加的难受。

我们讲久卧伤气,为什么久卧伤气呢?动能生阳,动能生气,我们躺时间长了,我们气就亏,我们气亏了我们的血液流通就更加的不畅,我们就会更加的感觉到僵僵硬。所以说强制性脊柱炎不适合长期的卧床,我们由此而推迟,那不适合静坐不动,那就是适合运动,由于我们脊柱强直的关系,我们绝对不能做对抗性运动,不能做竞技性的运动,不能做耐力性的运动。当然耐力性分很多种,我们主要是恢复我们脊柱的功能,叫做功能性恢复性运动。西方医学提出生命在于运动,只是对了一半,长时间来讲,生命在于微运动,而不在于剧烈的运动。自古至今长寿者很好每天都大量剧烈运动,个别天赋异禀的不能算,不运动也不好,一定要适量,因人而异。

剧烈的运动会损耗我们的阳气,消耗我们的身体能量、气血,我们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报道,每年的马拉松的比赛都会有几个人死在赛场上,但是我们看不到练太极拳,练气功的人死在练拳练功的时候,虽然练太极拳的人身体更差,因为练太极拳我们很大一部分练拳者都是老年人,都是体弱多病的人,为了治病而练拳。跑马嘛,跑马拉松的都是身体很强壮,自认为没有问题,年轻力壮了。但是跑马拉松的比赛会死人,练太极拳不会死人,这也就是练太极拳能够风靡世界的,它是很安全的。

练拳可以增强我们的气血运动,但是不会耗损我们的气血。动则生阳,我们动起来,才能生阳,就代表着温度升高。对我们的脊柱正好是对证治疗,再重复一遍,我们还不能剧烈的,不能竞技性的,因为竞技性的时候你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方打了打了一个球,你会潜意识的就要去把它接住,你这接住你身体的幅度,在一瞬间你可能忘了你身体的状况,也不知道你这么大的幅度你做不了,但是你的意识需要去做,这一瞬间可能就会伤害到你的身体。

我们不能做竞技性的运动,一定要做自主的、缓慢的、要放松的运动。一般国外西医医生会推荐游泳,游泳是一个好运动但是一般水池的水温太低,时间长了对身体反而更不好,如果游泳完了之后一定要泡热水或蒸蒸桑拿,整个的时间费用方便些都要求较高。而太极拳具备所有游泳不具备的优点,方便,简单,费用低,太极拳是最适合脊柱强直的一项运动。艾灸也是对脊柱强直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甚至晒太阳,这些都是借助于外物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我们中医,我们道家,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一个阴阳念。1阴1阳谓之道。也就是说我们身体内自有阴阳,虚空中也有阴阳,万物亦有阴阳。我们治病同样不离开阴阳之道这个大的道理。有阴必有阳,我们得病是因为阴,我们就要从阳上去入手。

所以说治病有用四逆汤,甚至桂枝汤,阳和汤都是有助于升阳的。阳气上升,自然的经络通畅。都说小孩子纯阳之体。所以说小孩子的身子骨是很柔软。

在具体的运动方案上,第一是太极拳整体上都是在锻炼我们的脊柱,五脏六腑,它是整体性运动。那对于我们太极拳还不熟悉的朋友,一开始很难做对,一开始往往都是在胳膊、腿上用功,所以说最初期的治疗效果恐怕也并不是很显著,需要有一段时间的坚持才能见效。

这段时间其实是最痛苦的,因为我们本身属于带病运动,虽然运动很缓慢,但是也需要我们具有毅力。还有我根据我自身的经验,我在看小孩儿的时候。我抱着他从出生到百天,他一直放不下,只要往床上一放,他就吐奶。医院的时候医生不让喂奶,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胃口的这个幽门没有闭合不好,只要一放下它就往上返奶,我只能抱着它抱着他。一般人抱着孩子其实是很累的,但是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是一种锻炼,我可以一边抱着孩子,正好做做运动,正好可以做单独的做腰部运动。

这两个动作是我独创的,但是后来我发现别人也有教过这个动作,这两个动作可以治疗很多腰部和脊柱的疾病,还可以练出太极拳中脊柱节节贯穿的感觉来。

接下来我就详细说说这两个动作的动作要领。

(后天发下半部分)

云鸣邀请您一起练太极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zz/121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