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简称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原因不明。病变多开始于骶髂关节,%骶髂关节受累;向上累及脊柱,常导致脊柱韧带广泛骨化导致骨性强直。

流行病学:

年龄:多发于10-40岁的青壮年,2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

性别:男:女=4-5:1

病因:

1.遗传:AS患者HLA-B27阳性率约为90%。

2.环境学说:HLA-B27与肺炎克雷白杆菌之间存在分子模拟现象。

3.免疫学异常: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4.其它:创伤、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态反应等

诊断标准:

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包括:①腰背痛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②腰椎活动受限;③胸廓范围小于同龄或正常值;④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患者若具备④并附加①~③任意一项即可诊断AS。

年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工作组(ASAS)推荐的最新国际认可的中轴性脊柱关节病(SpA)分类标准包括:

①起病年龄<45岁和腰背痛>3个月的患者;

②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加上≥1个SpA特征;

③HLA-B27阳性加上≥2个SpA特征。符合①+②或①+③即可诊断。

其中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是指MRI提示骶髂关节活动性炎症,高度提示与SpA相关的骶髂关节炎,明确的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根据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SpA特征包括:炎性背痛;关节炎;起止点炎;眼葡萄膜炎;指(趾)炎;银屑病;溃疡性结肠炎;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反应好;SpA家族史;HLA-B27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

两项标准均强调影像学检查对AS诊断的重要意义,纽约标准着重从X线、CT对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情况进行分级,虽然提高了AS诊断的敏感性,但是对早期不典型患者极易漏诊,发病7年左右才能被确诊;年ASAS标准强调MRI检查在骨质破坏之前发现炎性表现的重要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部位:

(1)骶髂关节受累达%,上行侵犯脊柱,最后及颈椎。

(2)骶髂关节+颈椎。

(3)3%最先发生于颈锥,呈下行性。

(4)周围:髋关节(占28%-50%)肩+膝(占30%)。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

1、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及其出现顺序:

(1)开始髂侧关节面模糊

(2)以后出现髂侧关节面鼠咬状骨质破坏

(3)累及骶侧关节面

(4)边缘增生硬化

(5)再出现关节间隙增宽,大于5mm

(6)随后关节间隙狭窄,小于2mm

(7)关节间隙消失:关节骨性强直

AS影像学——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分5级:

0级:“正常”(不能发现异常征象)

1级:可疑病变,关节间隙模糊;

2级:局限性关节骨皮质侵蚀、边缘粗糙伴硬化,关节间隙无改变;

3级: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关节间隙“增宽”、狭窄或部分强直

4级:完全性关节骨性强直

正常骨盆X线片

关节边缘增生硬化关节边缘硬化,虫蚀样破坏

正常骨盆X线片骶髂关节间隙消失(强直)

2、脊柱的X线表现:

正常腰椎正侧位

(1)早期:

①Romanus病灶(侵蚀性骨炎):椎体前后缘上下角的侵蚀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楚,不超过终板50%→方椎。

②椎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消失。

(2)晚期:

①脊柱呈竹节样。

②关节突关节囊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椎间盘纤维环广泛骨化和钙化。

③脊柱明显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后使其强度下降,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骨折。

正常腰椎正位片竹节样腰椎

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作组(ASAS)于年和年提出了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和外周型脊柱关节炎(peripheralSpA)的分类标准,axSpA又包括放射学阴性中轴脊柱关节炎(nr-axSpA)。

nr-axSpA是指无放射学(x线片或CT)骶髂关节炎改变,未满足AS的修订纽约标准,但磁共振显像(MRI)可有急性骶髂关节炎表现的axSpA。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组互相关联的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的多系统性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关节炎等。存在以下共同特点:(1)有家族聚集倾向;(2)与HLA-B27有不同程度的关联;(3)类风湿因子阴性。

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评估

建议患者定期评估:每3个月评估以下疾病指标——BASDAI,CRP,ASDAS

达标标准:ASDAS分值2.1分

参考资料:

1、李璐,张敏,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骶髂关节影像学异常的重要性风湿界

2、朱阳,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及训练方法;动稳医和;

图片源于网络,供学习参考用,侵删。

一箫一砚走江湖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zl/133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