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强直性脊柱炎误诊原因,从而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方法:以我院年4月期间收治医院误诊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误诊的原因,宣教如何避免延误病情最佳治疗时机。

分析结果:40例误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10例误诊为腰肌劳损、18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5例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3例误诊为跟骨骨刺,发生误诊的原因在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单一,部分患者疾病较为隐匿,没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查体以及对相关诊断标准认识不足等。

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发病隐匿,部分症状表现单一,不典型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在后期来我院诊断中应综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家族疾病史、体格检查,专科设备检查等结合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全面诊断,从而准确正确诊断。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原因;有效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一种慢性炎症疾病,临床以骨关节受累为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炎症可侵犯骶髂关节及其附近的韧带,该病病情发展缓慢,使得患者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对全身多个组织器官产生侵犯,从而引发心脏、眼部、耳部、肺部、神经系统等部相关疾病[1]。早期明确诊断是进行治疗的基础,但是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漏诊情况,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患者资料,就强直性脊柱炎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年4月期间收治外院误诊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7.3±2.8)岁。

1.2方法

整理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相关基础资料,回顾分析强直性脊柱炎误诊原因。所有患者后期在综合症状表现、家族疾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年提出的纽约诊断标准进行确诊[2]。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主要观察强直性脊柱炎误诊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关键数据进行统一整理,然后借助于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整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误诊情况采用百分率(%)表示。

2、结果

2.1误诊情况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的具体情况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误诊的疾病种类较多。

2.2误诊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中共有40例患者出现了误诊,其中10例误诊为腰肌劳损,患者存在中轴关节症状,6例患者采用CT检查后显示正常、4例患者采用X线平片对骨盆诊断后显示正常;18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中轴关节疼痛的症状表现,有14例患者合并外周关节症状,采用CT、X线或者是MRI检查后显示16例患者存在轻度椎间盘突出,15例患者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加快;4例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所有患者存在四肢外周多关节疼痛症状表现,其中伴中轴关节压痛患者3例,对称性肿痛1例,膝关节X线显示正常;5例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四肢外周多关节肿痛表现,3例有明显的游走性疼痛表现,1例存在中轴关节压痛,膝关节X线显示正常;3例误诊为跟骨骨刺,患者有下肢跟骨疼痛表现,同时存在中轴关节压痛表现,使用X线对足部检查后提示存在跟骨骨刺。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现阶段临床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基因有着较大的关系,同时强直性脊柱炎和HLA-B27有着密切的关系,病因的复杂性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不仅如此,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有较多症状的表现。比如:侵犯部位的疼痛、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脊柱畸形等。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是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基于上述特点,部分患者在诊断中存在误诊情况,从而延误了疾病的治疗。

本次研究中对40例被误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强直性脊柱炎误诊的原因较多,在临床诊断中过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zl/124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