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树德,年4月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科技之星",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年被收录于英国《剑桥国际名人辞典》。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焦老对“强制性脊柱炎”的疗法和见解。

焦树德

01病机

强制性脊柱炎在古医籍中相关记载:《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医学衷中参西录》:“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焦树德教授根据其临床表现具有腰骶及脊柱外关节疼痛,并导致脊柱强直的特点,冠之“大尪”。焦老认为“AS(大尪)的病因是肾、督不足,风寒湿邪深侵入肾、督,造成骨损、筋挛、腰脊僵痛,导致形体尪羸。”督脉督一身之阳,受邪,则阳气不得开阖失于布化。寒邪深侵,肾生髓主骨,主腰膝和二阴,肾受邪则髓不能满,骨失淖泽,而致骨损。肝肾同源,母病及子,肝木失养,则血海不足,冲任失调,筋骨失养,痹而不已致筋挛。肾督两虚,脊背腰胯之阳气失于布化,阴精失于营荣,寒则凝涩而致腰脊疼痛;督阳失布,气血不化而致脊柱僵曲废用,形成大尪之疾。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再加上地域、气候、生活、饮食、年龄、受寒轻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寒湿贼风、痰浊瘀血,经络闭阻,气血不行,便加重病情发展。

02为什么要“补肾强督”?

肾虚督寒是AS根本的病因病机,故应“补肾强督”,辅以祛寒化湿、通活血脉、强壮筋骨。肝肾同源,补肾也可以养肝荣筋,强督助阳,则诸阳得以开阖布化,加之祛寒化湿疏风,促风寒湿三邪温化外出。焦老说:“此病乃寒湿深侵入肾、督,伤骨、致骨质损伤,且病程缠绵,日久气血耗伤,脉络瘀阻,则不通则痛。”故补肾强督的同时,不忘强壮筋骨,通活血脉。通活血脉,可祛瘀生新,通活经络。补肾强督与强壮筋骨相结合,可增强正气,恢复体力,以提高自身抗病力和恢复劳动能力,从而使肾督两旺,精血足,则筋骨关节肌肉得以淖泽荣养,肢体和关节功能逐渐恢复。邪郁化热者,可加入苦以坚肾,化湿清热之品;痹阻肢节者,可适加疏风散寒、通利关节、活血通络之品;邪入肝肺者,可加调肝理肺之品。

另外,应注意调护脾胃,以固后天之本。

03药方:辨证施治

焦老的补肾强督药方

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组补肾强督治尪方。

尪方中,骨碎补、补骨脂、熟地、补肾阳暖丹田,填精补血壮筋骨,川断、杜仲补肾壮腰强筋骨,川牛膝配泽兰祛腰膝瘀血,金狗脊、鹿角镑补督脉养精血,桂枝、赤白芍、知母、制附片、炙麻黄、干姜、白术温通阳气,散寒除湿,化瘀壮腰膝,羌独活、防风祛督脉之风,川牛膝兼能引药入肾。

以上诸药组成主方,在此方基础上随证加减用药。

体质阳盛者:

寒邪久郁从阳化热或原为肾虚督寒,服用温补肾督、辛热祛寒的药,阳气骤旺,寒邪从阳化热,或近阶段又受热邪,而转化为邪郁化热证。症状表现:腰胯疼痛,性情暴躁,五心烦热,腰腿乏力,腰脊僵困,下午低热喜凉爽,大便干,舌苔薄黄或少津口燥,脉沉弦细数或数大有力。在补肾强督治汤基础上,将熟地、桂枝、制附片、干姜、炙麻黄、鹿角镑、金狗脊等温热品用量减少,加入黄柏、生地、桑枝、青蒿等苦以坚肾、活络清疏。

风气盛者:

症状表现:除腰脊尻疼痛外,关节肿痛,游走串痛,痛处怕风,女性有的痛经、乳少等,但邪气久郁化热或从阳化热,则痛处不怕寒反喜凉爽。不化热者,舌苔多白,脉多沉弦,;化热者,脉象可兼数,舌苔可见薄黄或黄,施以补肾强督利节法,根据化热与否,分别在两方的基础上,加松节、青海风藤、伸筋草等防风散寒、通利关节。如邪及肝肺,可见脊背僵痛,胸部憋闷,两肋隐痛,生气时症状加重,舌苔白,脉弦急。施以补肾强督调肝法,在补肾强督治尪方的基础上,加白蒺藜、枳壳、苏梗等调肝理肺。—END—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yy/120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