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 >> 脊柱炎预防 >> 8岁男孩脚痛得走不了路,广州天河三成体检
痛风可以在一夜之间突然让一个健壮的人痛得发疯,不能正常生活,只能靠拄双拐甚至坐轮椅行动。广州日报全媒体4月20日从医院获悉,该院常年追踪显示,近年来痛风发病率不断攀升,广州天河区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平均患病率竟高达33.48%。
近日,医院更接诊到一名8岁的痛风男孩,脚趾疼得走不了路。专家提醒,原本专属于中老年人的痛风逐渐低龄化,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风湿免疫科古洁若教授指出,“痛”,只是冰山一角!痛风以外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危害是潜在、持续性的,长期危害性更大。
8岁男孩得痛风,医生说和他吃这些有关
8岁男孩骏骏(化名)近日发现脚趾疼得走不了路。一开始,家人以为他是运动过度导致的。直到前几天,骏骏走不动了,妈妈医院检查。验血结果显示,骏骏有高血脂,尿酸也明显偏高,还伴有关节痛等痛风症状。骏骏妈妈说,儿子自幼就偏爱吃肉、海鲜、猪肝等食物,每天是顿顿有肉还要喝两三瓶果糖饮料。医生说,骏骏痛风发作就是因为他的这个不良饮食习惯。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素蘋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年龄段的痛风发病率都在上升,青少年患痛风的比率也逐渐增加,骏骏是她接诊过的年龄最小的痛风患者。排除遗传因素,痛风低龄化的主因在于饮食。儿童时期体重偏高是痛风的危险因素。经临床询问,多数痛风儿童偏爱肉类、海鲜、猪肝、火锅、含果糖饮料、碳酸饮料等高嘌呤食物,而父母很少限制孩子的饮食偏好,“此类食品吃得太多,会增加体内嘌呤代谢紊乱的风险。”
广州:三成天河体检者“中招”
近年来,痛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迅速攀升,年轻化特点愈加显现。年上海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0.1%,到年时,广州人群患病率高达21.8%。11年后,据年最新统计发现,广州天河区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平均患病率竟高达33.48%。
成年男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为血清尿酸大于umol/L。古洁若指出,这个“高地”,是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分水岭,也是抗击尿酸/痛风危害的最前线阵地。
研究显示,痛风、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心痛苦和家庭、社会负担,难以估量。
令人忧虑的是,目前公众对痛风/高尿酸血症的认识仍处于“手足肿痛”的肤浅水平,疾病知识普及率低,不少治疗仅是“脚痛医脚,手痛医手”的权宜之计,治疗依从性亟待提高,疾病防控形势严峻。
注意
注意
注意
男性、爱喝酒、肥胖
这是痛风患者的“画像”
痛风患者特征
如果给痛风患者画一幅标准像,大部分患者符合以下六个特征:?1.男性。95%的痛风好发于男性。这是因为男性多喜饮酒,喜进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而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促进肾脏排泄尿酸以及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
?2.中年人。痛风易光顾中年人。40~55岁是痛风的高发年龄,但近年来已有年轻化趋势。
?3.肥胖者。60%~70%的痛风患者是肥胖者,40岁以下的痛风患者中85%的人体重超标。
?4.痛风者的亲属。如父辈患痛风,其后代的发病率可达50%~60%。
?5.经常超量进食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有医生统计,筵席不断者痛风的发病率为30%,常吃火锅者、爱喝酒者的痛风发病也多。
?6.其他疾病患者。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血液病、肿瘤放化疗及长期使用某种药物亦可使痛风的发病率增高。痛风患者常常“数病齐发”
细数高尿酸血症的五宗罪
?1.毁关节
痛风患病率,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研究显示,血尿酸控制在umol/L以下有利于痛风的控制和尿酸晶体的溶解。
?2.伤血管
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u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13%。在年广东省高尿酸血症人群调查发现,约20%的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
?3.伤肾
高尿酸血症可导致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增加发生肾功能衰竭的风险,而肾功能不全又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
?4.乱代谢
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umol/L,糖尿病发病相对危险增加17%,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血尿酸正常者增加95%。另外研究也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等脂代谢紊乱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
?5.缩短寿命
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平均寿命较正常者缩短15~20年。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肌肉骨骼疾病和风险因素专家组评估了痛风的全球负担,结果提示年痛风患者的残疾生存年(DALYs)较年明显加重。
痛风发作时如何吃?哪些食物嘌呤高医院营养科叶艳彬副主任医师指出,常见食物可按嘌呤含量,大致分为三类。
根据痛风病情轻重,患者可按以下原则制定食谱:急性期选择第一类食物,患者每天喝的液体总量不少于毫升。
缓解期要禁吃第三类食物,限量选用第二类食物,自由选择第一类食物。
烹调方法对食物中嘌呤有影响,如肉类煮沸后,只吃肉,不喝汤,这样可以减少嘌呤的摄入。
?第一类食物:嘌呤含量小于50mg/克
谷薯类:大米、小米、米粉、糯米、大麦、小麦、荞麦、富强粉、面粉、通心粉、挂面、面条、面包、馒头、麦片、白薯、马铃薯、芋头。
蔬菜类:白菜、卷心菜、芥菜、芹菜、青菜叶、空心菜、芥蓝菜、茼蒿、韭菜、黄瓜、苦瓜、冬瓜、南瓜、丝瓜、西葫芦、菜花、茄子、豆芽菜、青椒、萝卜、胡萝卜、洋葱、番茄、莴苣、泡菜、咸菜、葱姜蒜、荸荠。
水果类:橙、橘、苹果、梨子、桃、西瓜、哈密瓜、香蕉、苹果汁、果冻、果干、糖、糖浆、果酱。
蛋乳类:鸡蛋、鸭蛋、皮蛋、牛奶、奶粉、芝士、酸奶、炼乳。
坚果及其他:猪血、猪皮、海参、海蜇皮、海藻、红枣、葡萄干、木耳、蜂蜜、瓜子、杏仁、栗子、莲子、花生、核桃仁、花生酱、枸杞、茶、咖啡、碳酸氢钠(小苏打)、巧克力、可可、油脂(限量使用)。
?第二类食物(嘌呤含量50~mg/克)
杂粮类:米糠、麦麸、麦胚、粗粮、绿豆、红豆、豌豆、花豆、菜豆、豆腐干、豆腐、青豆、黑豆。
肉类:猪肉、牛肉、小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鸭、鹅、鸽、火鸡、火腿、牛舌。
鱼虾蟹类:鳝鱼、鳗鱼、鲤鱼、草鱼、鳕鱼、鲑鱼(三文鱼)、黑鲳鱼、大比目鱼、梭鱼、鱼丸、虾、龙虾、乌贼、螃蟹。
其他:鲜蘑菇、芦笋、鲜豌豆、昆布、四季豆、菠菜。
?3.第三类食物(嘌呤含量为~0mg/克)
动物内脏类:肝、肚、肾、小肠、脑、胰脏。
鱼以及贝壳类:白带鱼、白鲳鱼、沙丁鱼、凤尾鱼、鲢鱼、鲱鱼、鲭鱼、小鱼干、牡蛎、蛤蜊。
汤类:浓肉汁、浓鸡汤及肉汤、火锅汤、酵母粉。
合理运动锻炼古洁若强调,痛风患者最重要的是从饮食控制尿酸摄入,病人最好每天饭前测一次,饭后再测一次,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些食物会引起尿酸波动。此外,每日早午晚做监测还可以清楚地知道不良行为习惯,如熬夜、喝酒、骂人等对尿酸的影响。
合理运动锻炼,不仅能促进尿酸排泄,还能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把痛风的“同伙”一网打尽。所以,饮食一定要配合运动,才能双管齐下,帮助把血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围。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发作期不运动。待发作缓解之后再运动。
(2)避免参加对抗性比赛运动,提倡低强度、有节奏和持续长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快步走、骑自行车、做广播体操等。
(3)运动量合适: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剧烈运动有害无益。例如打球、跳跃、跑步、爬山、长途步行、旅游等,可使痛风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肌酸等排泄减少,出现一过性高尿酸血症。剧烈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加,会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可暂时升高血尿酸。
医学指导:
古洁若,女,主任医师(一级),教授(二级),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中山大学名医”。
医疗特长:从医从教35年,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部分达国际前沿和国内领先水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家、任珊珊通讯员江澜、查冠琳、李绍斌、彭福祥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参考、温州都市报((wd))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中心
推荐阅读直接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新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