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毕节市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启动仪式暨业务培训会医院门诊医技楼八楼小会议室举行。毕节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袁顺国讲话。医院党委书记刘仁才致辞。贵州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姚血明应邀授课。

启动仪式会场

袁顺国指出,由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和贵州省卫健委牵头,各市(县)两级扶贫办、卫生健康局、医院负责组织实施的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是一项惠及贫困患病家庭的惠民工程,对解除患者病痛、解决家庭困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毕节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全面决胜阶段,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医疗保障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此关键时期,把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纳入此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全市各县(区)医院高度重视本次筛查救治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强直患者减轻病痛,实现正常生活,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袁顺国要求,各医疗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贵州省扶贫办、贵州省卫健委关于《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推进救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及培训内容、要求规范治疗,开展筛查救治,扎实有效抓好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贫困家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认定识别、医疗救治、费用补贴、稳定退出等相关工作;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加强对贫困强直患者医疗救治质量控制,提升救治效果;明确专科主治医师和基层社区全科医生负责组织遴选、治疗和评估职责,并实行动态管理,责任医师负责向贫困强直患者提供各阶段治疗的医疗服务。当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各医疗机构在整个筛查教治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疫情防控要求,切实做好防护相关措施。

袁顺国讲话

刘仁才致辞时指出,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强直患者接近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强直患者约10万余人,其中贫困中重度强直患者约2万余人,贫困强直患者不仅自身遭受病痛的折磨,也给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一些贫困患者因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导致终生瘫瘓,加剧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年,国家扶贫及卫健等部门先后发布了对中国强直患者展开医疗救治的相关文件,为响应号召,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及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今年3月发布了《贵州省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对全省66个国家级贫困县患有中重度强直性脊柱炎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治;今年9月27日省卫健及扶贫等部门共同召开本项目的线上推进会,旨在尽快推动该项目的落地,帮助贫困强直患者得到救治,助力脱贫攻坚。医院既是诊断单位,又是威宁县的定点救治单位,因此,将积极配医院对强直患者展开医疗救治,希望该项目能够帮助到广大的强直患者,助力强直患者减轻病痛,帮助强直患者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刘仁才致辞

袁顺国、刘仁才、姚血明共同为项目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及七星关区、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医院授牌。

为医院授牌

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贵州项目联络人易林祥对项目入驻流程和报销流程进行业务培训。贵州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姚血明,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主任黄劲松分别作题为《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与治疗》《生物制剂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的专题培训。医院、医院、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相关各县(区)医院和医院相关负责人参加。

易林祥作培训

姚血明作培训

黄劲松作培训

据悉,“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下,在农工党医疗专家支持下,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爱心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对患者筛查、治疗,全面掌握贫困强直患者状况;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基层群众对疾病的辨别能力和对疾病危害的认识,促进早发现、早治疗,主动防止因病致贫;通过促进基层有关医疗机构专业科室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强直医疗水平,有利于减少因该病而发生的贫困。

·刘家琨刘亚文/图·

审稿:付红英核稿:周文波编辑:杜魏岑

欢迎投稿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ys/129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