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

据统计,目前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已超过万例,发病率约为0.4%,好发于15-30岁的青少年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5:1)。

AS由于与其他骨性疾病相似而难以确诊,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很多患者疾病早期并未明确诊断,等真正确诊之时已属中晚期,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让很多年轻人“人未老,背先驼”!随着病情的发展,AS患者除了出现关节病变外,还有关节外病变的表现。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AS除了关节病变外,还会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并伴发多种疾病。比如心脏病变,当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口时,可发生心绞痛。少数发生主动脉肌瘤、心包炎和心肌炎;眼部病变,有时需用皮质激素治疗,有的未经恰当治疗可致青光眼或失明;还会引发耳部病变、肺部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

张嘉译与周杰伦一直都被“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给困扰着,它是一种“不死绝症”。我们曾经在电视看到这两位明星时,总是感觉他们走路的姿势非常的傲慢,像个黑社会老大似的,其实,他们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们两个人一直被强直性脊柱炎困扰着,这是一种慢性风湿性疾病,就目前医学来说是无法治愈的,也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靠服止疼药来缓解。

AS患者要注意日常要坚持经常锻炼,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循序渐进,贵在坚持。生活中要注意防范风寒和潮湿、保暖驱寒,同时还要预防感染,尽量避免传染病,流行病入侵,预防感冒和腹泻及生殖卫生。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吃些能抗风湿祛寒邪的食物,如大蒜、辣椒、茴香花椒、大葱等。适当多补一些豆类食品,如黄豆、大豆、黑豆等可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豆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可促进肌肉、关节、骨骼的代谢,对于骨伤的修复有很好的效果,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关节肿痛的风湿类型有很好的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及环境因素等有关。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在AS发病中是一个重要的遗传因素。

据流行病学调查,强直性脊椎炎病人HLA-B27阳性率高达90%-96%,而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仅4%-9%;HLA-B27阳性者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约为10%-20%,而普通人群发病为1‰-2‰,相差约倍。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因素——HLA-B27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表达产物,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31),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主要负责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和诱导免疫反应,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

HLA-B27基因属于Ⅰ型MHC基因,基本上表达在机体中所有有核的细胞上,尤其是淋巴细胞的表面有丰富的含量。

研究发现,HLA-B27抗原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椎炎有高度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强直性脊椎炎一级亲属患病率为24.2%,比正常人群高出倍,即AS拥有显著的家族聚积性。

除了日常护理以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还有更好的保健和护理方法,就是间充质干细胞保健。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结蹄组织,形成骨,软骨,骨骼肌,肌腱,韧带、真皮、脂肪和骨髓基质,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和抑制作用: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细胞因子干扰树突状细胞功能,并抑制T细胞的增殖及其免疫反应,从而发挥免疫重建的功能;其次,MSCs具有对DC细胞的抑制、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免疫细胞的作用;再次,MSCs具有归巢趋化和组织修复作用:MSCs具有归巢趋化特性,向高浓趋化因子的部位趋化迁移,不仅是慢性炎症,还是急性炎症,或者没有炎症的损伤组织部位,都能吸引间充质干细胞的聚集。

正是间充质干细胞的这种免疫调节功能对强直性脊柱炎能够起到很好的保健功能。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利用分子生物学的基因活性调控原理,采用小分子蛋白复合配方,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生成调控基因组重新启动和活化,重新生成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潜能大、增殖殖能力强、免疫原性低、取材方便、无道德伦理问题的限制、个性化定制的特征,因此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细胞保健基因检测

血液净化细胞存储

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

想知道更多,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ys/123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