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还有这么恐怖的痛风性关节炎!

作者丨杨明灿医院风湿免疫科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1年前的一个夜班,护士通知我们医生去新收一个病人。他坐着轮椅,在走廊一头等着,远远地看去,同普通的关节炎患者并没有特别不同。走近一看,所有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天哪,还有这么恐怖的痛风性关节炎!!!

(提醒,文中涉及图片可能会给您带来不适,请谨慎观看)

仔细询问了病史,了解到,这是一位年仅40岁的男性病人,却已经饱受痛风折磨近15年的时间了。

从最初的左足关节的红肿热痛,逐渐发展到双足、双踝、双膝、双手、双腕、双肘等全身多处关节。不仅关节红肿热痛,还出现了受累关节处日益增多的痛风石,像一颗颗小石头一样沉积在皮下,连耳廓和颜面部长有散在的小石头(因患者要求,不会放面部照片)。

(患者受累关节处的痛风石)

尽管症状逐渐加重,却并没有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足够重视,反而病急乱投医,并没医院随访诊治,听信偏方秘方。每次关节肿痛发作了,就跑去小诊所吃药打针,具体用的什么药物治疗,却一概不清楚,只觉得似乎对控制他疼痛有所帮助。

就这样,拖拖拉拉了10多年,疾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越来越严重。发展到以上图片所展现的程度,已经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包括吃饭、洗澡、行走、下蹲、如厕、开车等等这些对普通人来说稀松平常的基本活动,他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来完成。即便是躺在床上,也要定期翻身,因为连后背、腰骶部全都长满了大块大块的痛风石,直接硌出来了褥疮,并开始溃烂。

这名患者住院后进行进一步检查,我们才发现,问题远不止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他的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1、持续严重的疼痛和药物副作用。

他长期在诊所吃着大量来路不明的“秘方药丸”来控制关节痛的症状,凭医生的经验看,这种“药丸”里十有八九有着大剂量的激素。

激素有着非常强大的抗炎镇痛作用,本身是很好的药物,也是风湿科常用的药物,只要使用合理得当,能帮助很多患者控制病情。但它也是把双刃剑,有很多可怕的副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却没有相应的预防副作用的保护措施,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长期大剂量的激素,使他患上了高血压病、胃溃疡、胃出血、骨质疏松以及骨折。更棘手的,痛风本身不需要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而他住院后我们撤掉激素后,他的剧烈疼痛变得无法控制而且持久,加用其他抗炎症痛药物也无济于事。

因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只能继续给予激素类药物帮助控制关节炎症,并期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逐渐减少剂量,直到脱离对激素的依赖。

2、有全身多处较为严重的感染,包括皮肤软组织和肺部感染。

皮下痛风石破溃、流出白色粉末状半固体物质,因为局部组织持久不愈合,已经感染的部位掺杂着黄白色粘稠的脓性分泌物。请专业护理伤口的护士来换药,发现这些皮肤上的“破洞”竟然“深可见骨”!

而肺部感染也伴随着咳嗽咳痰症状,患者自入院后就持续发热,不得已升级了抗生素后,仍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体温。

3、肾功能受损。

由于患者血清尿酸长期不能得到有限控制,肾脏功能已经受到损害,肌酐持续高居不下,所以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真是“前怕狼后怕虎”,既要顾及疾病的控制,又要避免加重肾脏的损害。

4、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下降。

慢性疾病的消耗和胃肠疾病的困扰,使得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非常突出,经常胸闷头晕、下肢浮肿。输注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等血制品对症治疗,除了价格不菲,还要面临一些潜在的输血的风险;而且由于长期卧床不能行动,患者已经严重的肌肉萎缩,1米7多的大个子,只剩下一副骨架一张皮了。

这位患者的复杂而棘手的病情,实在令医生大为头痛,因为对他而言,很多情况下的方案选择是很艰难的抉择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可惜,由于经济以及其他家庭事务的原因,这位患者在治疗初见成效的时候,并没有继续住院治疗,而是坚持回家了。

其实作为医生,对于这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已经有充分的预计了,区区一个痛风,能在将近15年的时间里任由它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可见对于疾病的认识存在多么深的误区啊!

总结:

一个40岁的男人,正当年富力强、事业上风生水起的时候,却只能躺在病榻,把家庭重担撂在娇弱的妻子肩上,而且由于身材较高大,妻子一人也无法照顾得了他,只好请了2名男性护工一同帮忙。

不幸中的万幸,是他还有家人,还有经济能力请护工帮忙,但这点又让人唏嘘不已,为什么一个并不复杂的疾病,会让一个经济能力尚可的人饱受如此折磨、发展到这么严重的程度?!

痛风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令我们感到很痛心,同时也感到责无旁贷。对于痛风疾病的宣传普及和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科室简介

医院风湿免疫科

医院风湿免疫科由余步云教授于年创立,被评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广东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的重点专科、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医院重点专科,是目前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的风湿病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科主要由三个住院病区、专科门诊和风湿免疫研究中心组成,医生24名,其中正高4名,副高5名,中级职称9名;护士18名,技师4名;共有床位91张,占地约平方米,年门诊量超过15万人次,年出院人数多人。现任学科带头人是我国著名的风湿病学家古洁若教授,古洁若教授享受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是中山大学的二级教授。

古洁若教授

主任医师(一级),教授(二级),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首届名医。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风湿病研究中心留学三年和任美国NlH研究员一年。前任中华医学会风湿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广东省医学会风湿分会主任委员,现任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病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关节与风湿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风湿免疫学组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风湿病和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强直性脊柱炎专家委员会成员等。

医疗特长:从医从教35年,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部分达国际前沿和国内领先水平。近年先后负责国家重点研发任务,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60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16本。多年来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余篇,其中在NatureGenetic,ArthritisRheumatism等SCI收录杂志中发表第一/通讯作者余篇。

曾获奖励包括:卫生部科教司“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荣誉奖;中国五洲女子科技奖:医学科学创新奖;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医院风湿免疫科公众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ys/107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