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的疾病,其病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当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主要以西医为主,同时中医中药也发挥了显著疗效。现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血清阴性慢性脊柱关病,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常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表面抗原和环境因素及种族差异密切相关。鉴于其病理进程的复杂性和终生发病的特点,目前AS治疗主要以西医为主,同时中医也发挥了显著疗效。现对AS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1?AS的西医药物治疗现状

炎症反应和新骨形成是AS的两个重要独立过程。MaksymowychWP等认为,在AS病理进程中,炎症反应的发生早于新骨形成,而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新骨的形成,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尤其是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剂,会促使新骨形成,两者是一种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特殊关系,这就解释了AS终生发病直至恶化的特点。目前,临床药物治疗AS主要从控制炎症反应为切入点。

1.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NSAIDs为治疗AS的首选药,可改善脊柱或外周关节疾病的症状并明显减轻疼痛和晨僵感,主要不良反应仍是胃肠道和肾脏损害。目前多选择COX-2抑制剂,如美洛昔康和萘丁美酮。新型高度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由于其不良反应更少,在临床上作为治疗AS的常用药。相关研究表明,连续服用NSAIDs治疗的患者,较只有出现严重症状才服用的患者,会显著延缓AS影像学病理进程。

1.2?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多苷作为治疗AS的常用免疫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但DengX等研究显示,雷公藤多苷对AS的治疗优势不明显,其在改善枕墙距、胸廓活动度、指地距及降低C-反应蛋白(CRP)方面与中药复方相当,因其影响生殖功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肝功异常等不良事件,所以临床中应谨慎使用。沙利度胺是上世纪50年代推出的一种谷氨酸衍生物药品,具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朱剑等予AS患者沙利度胺每日mg,3个月后发现,患者的BASDAI等评估指标明显降低,从而肯定了长期使用沙利度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其疗效是累积性的。柳氮磺吡啶(SASP)主要用于外周型SPA,在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有关实验室指标的效果明显且迅速,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其往往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才能增强疗效。甲氨蝶呤(MTX)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药物,在治疗AS中通常也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方可取得疗效,根据最近的Meta分析,MTX治疗AS的确切疗效还需设计和实施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实验进一步验证,同时,也建议在临床应用之时,在特定阶段使用。

1.3?TNF-α拮抗剂?TNF-α拮抗剂(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经过约12~15年的临床应用,其安全性和疗效已得到国际可。而依那西普作为TNF-α拮抗剂典型代表之一,它能有效阻断TNF受体,以靶向治疗影响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而发挥抗炎和抗滑膜增殖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依那西普治疗AS临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疗效显著。冯要菊通过不同给药方案治疗AS患者,结果显示,依那西普每周1次,每次50mg的方案经济、方便。最新研发的药物戈利木单抗也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KayJ等经过为期3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也初步肯定了戈利木单抗治疗AS的疗效。而研发此类新药的目的在于增强疗效和进一步控制其不良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其疗效得到肯定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该类药物的不足之处。由于TNF对机体防御分枝杆菌感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TNF-α拮抗剂会增加机会性感染和结核病再次复发的危险,其已得到相关临床试验的证实。所以在应用此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尽管TNF-α拮抗剂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有研究发现,这类药物不会阻止新骨形成。

1.4白细胞介素(IL)受体阻断药?sarilumab作为赛诺菲公司开发的首个直接靶向IL-6受体的单抗药物,主要用于MTX和TNF-α拮抗剂应答不足的中重度RA成人患者人群。IL-6受体阻断药在治疗RA患者中已显较好疗效。但JoachimSieper等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二期试验发现,sarilumab组与安慰剂组在治疗A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较高剂量的sarilumab组却可

明显降低hs-CRP,从而认为sarilumab不适合用于治疗AS。而BaetenD等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初步验证,IL-17阻断药治疗AS可以迅速缓解活动性AS的临床症状,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抗新骨形成的研究进展

新骨形成在AS发病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与AS的炎症反应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最终导致AS患者“竹节样”骨畸形,这些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对AS新骨形成的研究还较少,且多是基础研究。GuoJ等研究发现,Wnt信号通路抑制剂DKK-I可以通过下调PTH的骨生成作用来抑制新骨形成。沙坪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S患者血清MMP-3的表达,将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AS患者血清MMP-3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究其原因,MMP-3通过破坏软骨和软骨下骨基质成分,诱导炎症加强,促使骨破坏向骨修复增强转变,从而使新骨形成。许红飞等通过免疫组

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AS患者的表达情况发现,TGF-β1在AS患者黄韧带及椎旁肌中高表达,并可促进组织的纤维化过程。KwonSR

等发现,在AS患者中,DKK-1水平较正常人低,而低水平DKK-1减弱了对Wnt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增强了AS患者成骨细胞分化和新骨生成。黄汉清等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发现,AS患者血清ucMGP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人群;而MGP蛋白可能通过结合钙盐晶体进而阻止羟基磷灰石晶体形成而抑制新骨形成。

3?AS的中医中药治疗现状

AS属中医学“痹证”“大偻”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久病体虚,寒热虚实夹杂所致;故其治法主要以补肝肾、活血化瘀、温阳扶正为主。

3.1?补肝肾法①补肾壮骨方:方中独活辛散通,熟地黄、狗脊补肝肾,佐之加减其他药物,以达温补驱寒化清之效,在改善AS患者症状和其他指标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②脊痹通胶囊:由淫羊藿、续断、杜仲、狗脊、青风藤、鸡血藤、甘松、茯苓、丹参、黄芪、当归、川牛膝、葛根、穿山甲等组成。将AS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脊痹通胶囊治疗,对照组予SASP治疗,治疗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③独活寄生汤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通过加味,对41例AS患者进行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和CRP相关指标方面效果较好,总有效率78.05%,值得临床推广。④脊痛宁胶囊:由杜仲、独活等组成,具有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能明显改善AS患者脊柱炎症、脊柱痛、夜间痛、躯体功能等临床症状,CRP及生化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等下降明显,对早、中期AS患者疗效明确,安全

性较好。此法主要适合肝肾亏虚型。

3.2?扶阳法?AS的病机为肾虚受风、督寒,风寒湿热邪、痰瘀阻滞所致,因此主张以扶阳法固本驱邪、通经益气、调和阴阳,延缓病情恶化。现代应用扶阳方剂治疗AS也有较多报道,多集中在当归四逆汤、阳和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的加减上。此法主要用于寒湿痹阻型。

3.3?活血通络法?《类证治裁·痹症》云:“久痹,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以红花、桃仁、鸡血藤、青风藤、络石藤、赤芍、牛膝、郁金、香附、山甲珠为组方的活血通络汤,在改善ESR、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和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疗效。此法主要用于久病血瘀型。

4?展?望?

目前,对AS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笔者对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展望如下。

①治疗AS时应注重整体。当前治疗AS的方法众多,包括心理、运动疗法,对延缓AS病情的发展起到特殊作用,各种方法从AS病机的不同角度着手,均取得一定疗效。从整体来看,它们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但是如何制定一套整体治疗方案应用到临床,使其达到1+12的治疗效果呢?而这套方案的标准又是什么?如何制定?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②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实现优势互补,在治疗AS上取得较好疗效。临床上有很多案例报道,但是,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偏少,这就限制了治疗成果的进一步推广,这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③重视中医药多靶点治疗AS。中医药是祖国的瑰宝,在治疗AS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分离、萃取、提纯有效成分,从多靶点治疗AS,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总之,上述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它们将共同丰富和发展治疗AS的途径。

骨恢复丸(强直型)是13年开始组方,将30年内专利方、验方、经过大数据,为方便口服加工成小水丸。是筛选出的中药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白癜风诚信为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ys/104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