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 >> 脊柱炎医院 >> 养生有道步行,最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
导读
世界卫生组织对各项运动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步行是最好的健身运动,它具有保健防病的神奇作用。关于步行的保健防病作用,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有了认识,中国民谚就有“饭后百步走,活到99”的说法。但“步行对人来说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这一认识,是近几年才形成的。
散步是最能促进体内各种节律正常的全身运动,有节奏的双腿、双臂的交替运动,与心跳非常合拍。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都是以散步作为陶冶性情强健体魄的良好方法。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说过:“我只求有健壮的身体,以便进行我曾欣然决定终身从事的那些项目。”散步是他中年和晚年时期最主要的锻炼方法,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都要出去散步,而且一定要走完规定的全程才返回家。
闲散和缓地步行,四肢自然而协调的动作,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加之轻松畅达的情绪,可使人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现代运动医学研究认为,步行,首先使全身血液、骨骼、肌肉、韧带都活动起来,继而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皆引到活跃状态之中。它能调节内脏功能的平衡,促进正常的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散步还能增进大脑皮质的功能,故有“散步出智能”之说。在众多长寿老人的长寿经验中,一个共同的秘密就是每日利用一定的时间散步行走,因此尤应重视散步。
散步是一项很容易掌握且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散步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学问。
在散步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平衡。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在散步的时候最好穿着舒适柔软的运动鞋,保证全身的安全。
此外,不同类型的人,散步的姿势也应该有所不同:
1.体质虚弱者
体质虚弱者散步时,应适当将两只手臂甩开,步伐迈大些,散步的速度最好由慢到快,这样可以尽量将全身活动开,使全身各器官都能参与到运动中,有效地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一般每天散步一到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
2.肥胖者
肥胖者散步时,可适当将散步的时间、距离拉长,并将运动量加大些。最好坚持每天散步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散步时可适当走快些,使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3.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散步时,可尽量使脚掌着地、胸脯挺起,不要过分弯腰驼背,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的正常活动。步伐应以慢速为益,不要太快,否则容易使血压升高。最好不要在早上散步,应选择晚饭后,因为早晨人体血压最高,傍晚相对稳定。
4.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患者散步时,最好慢速行走,以防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散步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每天2到3次,每次半小时。
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散步时,应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空腹散步,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因头晕导致摔跤。散步时步幅可以适当增大,挺起胸脯,甩开手臂,每次散步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益。
由于每个人的心肺功能不一样,所以散步时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身体的承受能力,加快或减慢行走速度,一旦出现胸闷、头昏、头晕等情况,应该立刻停下来歇一歇。
专家介绍
解志葆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40余年,擅长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如颈椎病、头痛、眩晕、耳鸣、失眠、盗汗、胸闷、咳嗽、鼻炎、口腔溃疡、腹胀、便秘、泌尿系感染、抑郁症,内分泌紊乱、更年期综合症;肩背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脉管炎、滑膜炎,血管神经性肢冷症、神经游走痛、带状疱疹、湿疹、痤疮、瘙痒症、疲劳综合征等,有丰富治疗经验。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挂号费:元
赞赏
长按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wh/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