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 >> 脊柱炎医院 >> 温故知新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分级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强直性脊柱炎疼痛分级标准
0级:无压痛。
Ⅰ级:关节不活动时无疼痛,关节活动时有轻痛。
Ⅱ级:关节不活动时亦有疼痛,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
Ⅲ级:疼痛剧烈,关节活动因疼痛而明显受限。
二、强直性脊柱炎压痛分级标准
0级:无疼痛。
Ⅰ级:压迫时病人诉疼痛。
Ⅱ级:压迫时病人不仅诉疼痛,而且有畏惧表情或缩回该关节。
Ⅲ级:病人拒绝医生作压痛检查。
三、强直性脊柱炎关节肿胀分级标准
0级:关节无肿胀。
Ⅰ级:关节肿胀,但尚未超过关节附近骨突出部。
Ⅱ级:关节肿胀比较明显,肿胀处与骨突出部相平,因此,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凹陷消失。
Ⅲ级:关节高度肿胀,肿胀处已高于附近的骨突出部。
四、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活动障碍分级标准
0级:关节活动正常。
Ⅰ级:关节活动受限1/5。
Ⅱ级:关节活动受限2/5。
Ⅲ级:关节活动受限3/5。
Ⅳ级:关节活动受限4/5或强直固定。
五、整体功能分级标准(ARA)
Ⅰ级:完全胜任每天的任何活动。
Ⅱ级:能从事正常活动,但有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
Ⅲ级:只能自理生活或从事极少数职业性活动。
Ⅳ级:卧床不起或坐轮椅,不能自理生活。
六、晨僵分级标准
0级:无晨僵。
Ⅰ级:晨僵时间在1小时以内。
Ⅱ级:晨僵时间1~2小时。
Ⅲ级:晨僵时间大于2小时。
七、骶髂关节X线及CT分级
0级:骶髂关节边缘清晰,没有发现狭窄、增宽、破坏等。
1级:为骶髂关节早期病变,表现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增宽。除此之外,患者骶髂关节可见轻度的骨质侵蚀和关节缘模糊。
2级:骶髂关节病变主要以关节面破坏性病变为主,如关节边缘模糊、不齐。还可出现较明显的骨质侵蚀,可见囊性变,并且伴轻度的骨密度减低和增高。
3级:骶髂关节病变主要有骨质破坏与重建的表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模糊伴有明显的骨密度增高,并且可有明显的囊性变。
4级:骶髂关节病变以硬化改变为主,关节间隙基本消失,骨密度明显增加,骨小梁通过,关节呈硬化改变。
附、强直性脊柱炎国际诊断标准
1、强直性脊柱炎国际通用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都使用国际通用的纽约标准。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为:(1)症状以两侧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2)体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性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3)实验室检查血沉多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阳性。(4)X线检查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的典型改变。但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为便于国际交流,主张采用国际标准。
2、强直性脊柱炎X线分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目前是以X线检查骶髂关节为主要分期依据,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X线片分期标准如下:早期: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增宽。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侵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厘米。晚期: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3、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1、血沉2、HLA-B、C反应蛋白4、类风湿因子5、免疫球蛋白6、骨盆X线片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