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691.html

昨天,今日头条等4款新闻资讯类App被有关部门要求下架。自今日头条上线以来,就因其算法分发的内容推送模式引发各种争议。算法的运行机制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对此,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茜通过分析77位用户的多条新闻推送,运用内容分析法考察了今日头条算法自动化选择和衡量新闻价值客体的标准。文章指出,今日头条算法价值观念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场景、内容、用户偏好和平台优先级。这些标准内嵌于代码编写与设计之中。

一、研究缘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第38次报告中指出,基于用户兴趣的“算法分发”逐渐成为网络新闻主要的分发方式。随着算法渗透用户的媒介消费日益加深,作为算法分发模式先行者的聚合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受到业界和学界瞩目。截至年10月底,今日头条已经累计有6亿的激活用户,1.4亿活跃用户,每天每个用户平均使用76分钟。

今日头条称其“没有采编人员,不生产内容,没有立场和价值观,运转核心是一套由代码搭建而成的算法”。由算法驱动的个性化资讯分发暗含这样的逻辑,“你是谁”决定了“推荐给你什么内容”,这一决策的制定过程是在“黑箱”中进行的。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成为输入信号,源源不断地被收集、储存、分析,并影响随后的信息消费。

新闻价值观念是指新闻主体用来选择和衡量新闻价值客体的标准。“编辑分发”模式,新闻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新闻从业人员的实践(如新闻筛选、排序、版面设计)或新闻机构的内部规范之中;而“算法分发”模式,新闻价值观念则内嵌于代码的设计和编写之中。记者、编辑等传统把关人在进行信息筛选时所遵守的职业规范和新闻伦理并不约束算法工程师或程序员,而后者所从事的工作则深刻影响着新闻生产、分发和消费。据此,本文提出算法价值观念这一概念,将其界定为“算法用来自动化选择和衡量新闻价值客体的标准,这一标准往往内嵌于代码编写与设计之中”。本文以今日头条为研究对象,试图揭开算法运作的神秘面纱,从而更好地把握“编辑分发”向“算法分发”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已有研究提供新视野和新路径。

二、文献综述

在讨论算法分发之前,首先需要厘清:什么是算法?学者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算法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输入机器的一系列指令。”从广义上讲,算法是一种编码程序,通过特定的运算把输入数据转化为输出结果。有学者做了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数据比作食材,那么算法就是食谱;只有遵循食谱所设立的步骤和指令,按照要求筛选和搭配食材,才能做出指定口味的菜肴。从这个角度看,按照指令做出来的是垃圾食品还是营养均衡的菜肴,算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庞大的数据带给算法巨大的权力。英国文化研究专家斯科特·拉什(ScottLash)强调:“在一个媒体和代码无处不在的社会,权力越来越存在于算法之中”。受此启发,大卫·比尔(DavidBeer)提出了“算法的权力”(powerthroughthealgorithm)概念,认为它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于算法发挥的功能,包括分类、过滤、搜索、优先、推荐、判定;第二,算法这一概念本身具有文化内涵,即基于算法的决策常常被认为是理性、中立、高效、值得信赖的。)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算法本身并不具有社会权力,而是算法联合(algorithmicassociations)在发挥作用。算法运作过程中会和“规则、人、过程、关系”等相互作用,因此要特别考虑算法的情境性(situatedness)。人与非人因素的交织、相互作用正是“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的核心思想。学者姜红和鲁曼使用这一理论,指出算法、专业新闻机构和用户这些行动者共同编织着一张传播之网。

无论是算法自身,还是算法联合,都深刻影响着新闻业。迈克尔·德维托(MichaelDeVito)考察了Facebook的算法运作机制,通过对其公开发布的专利、新闻稿、博客等进行内容分析,德维托概括出九大算法价值要素:朋友关系、用户公开表达的兴趣、用户先前的参与、用户含蓄表达的偏好、发布时间、平台优先级、页面关系、用户的负面表达、内容本身的质量。这些要素和编辑分发主要依赖的新闻价值要素存在显著差异,而有关这些差异及其影响的讨论在国内学界较为缺乏。

目前国内学界有关算法分发的文献以质化研究居多,少量量化研究主要以个人观察为主,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弥补量化研究的不足,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来考察内嵌于今日头条代码编写与设计中的算法价值观念。具体而言,本文力图探讨的问题是:

RQ1:今日头条的算法用来自动化选择和衡量新闻价值客体的标准是什么?包含哪些要素?

RQ2:算法分发会造成信息窄化吗?如是,窄化到什么程度?

三、研究设计

(一)对今日头条公开材料的内容分析

笔者首先搜集了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公开演讲、传统媒体采访、期刊文章,以及今日头条官方宣传片等公开材料。经分析,笔者发现今日头条算法分发模式主要在一篇文章和两次公开演讲中得到了详细阐释。

在《机器替代编辑?》一文中,张一鸣介绍了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当用户绑定微博登录后的5秒钟之内,系统会为用户建立起一个DNA兴趣图谱。这个图谱类似于一个数学模型,主要根据用户SNS账号上的标签、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by/131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