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 >> 脊柱炎病因 >> 重组人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标准治疗3个月后逐步降低给药频率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25mg皮下注射,2次/周,持续治疗6个月;实验组6个月内逐步将治疗间隔调整为每2周1次,比较两组治疗后ASAS20比例,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活动度(BASDAI指数)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后,两组达到ASAS20占比、CRP、ESR、BAS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30.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标准治疗后逐步延长给药间隔,可以持续改善临床症状,保持疾病低活动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HLA-B27基因密切相关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炎,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及邻近软组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也可累及肩、肘、髋、膝、踝等周围关节。传统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抗风湿药,在临床治疗中起效慢,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近年来较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生物靶向药,可特异性、竞争性的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合,降低其活性来发挥抗炎等作用,具有起效快、效果佳、副作用少等优点[1]。但连续标准剂量治疗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发生的感染性疾病的机率增加,另外连续治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部分患者不得不在症状缓解后中断治疗,导致病情再次加重。
AS属慢性炎症性全身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发病率为0.1%~1.6%,临床主要表现为晨僵和腰背痛,疾病中晚期可发生脊柱竹节样改变,伴明显活动受限;部分患者也可累及肩、髋、膝等外周关节,还可累及眼、皮肤、肠道、心脏、肺等器官。目前AS患者的一线治疗为非甾体抗炎药物,长期应用可缓解疼痛、晨僵、改善关节功能,降低CRP、ESR及疾病活动度,延缓脊柱关节骨破坏的发展。当两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4周,疗效仍不佳,或疾病持续高活动度时即可考虑联合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NFinhibitors,TNFi)治疗[5,6],其能与AS患者体内显著升高的TNF-α发生特异性结合,降低TNF-α活性,减少炎症细胞活化和炎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减轻炎症反应,通过调节破骨和成骨平衡,减少骨质破坏及骨赘形成[7,8,9,10]。但临床中如何能将TNFi的治疗效果长期维持,目前仍无明确指南说明。
研究表明[11],AS患者3.5年内连续皮下注射依那西普50mg、1次/周,最终ASAS20应答率达到81%。另有研究显示[12],治疗过程中冒然中断TNFi可导致疾病复发。但长期应用TNFi又可能会导致特发性药物反应、局部注射部位过敏和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综合考虑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国外一些医疗机构已经着手研究AS治疗中的TNFi减量维持方案,部分早期研究表明,在疾病稳定期减少TNFi频率或剂量可使大多数患者的疾病持续缓解,且减量治疗过程中复发的患者恢复到标准剂量治疗后仍会有效[13]。许多国内研究也表明[14,15,16,17],减量维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通过BASDAI、CRP、ESR对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BASDAI完全由患者主观评价得出,能够较准确的通过临床症状对关节功能状态与病情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可靠性;CR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反应蛋白,当炎症发生时明显升高,且数值的高低直接反应炎症的严重程度,在AS疾病活动期或得到有效治疗时其波动常早于症状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ESR作为传统的炎性指标,虽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CRP差,但操作简单,无设备要求,且其水平变化与炎症程度相关,故在AS病情活动度及治疗效果评价中仍广泛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研究对象在标准治疗3个月后,治疗3、6个月后,两组CRP、ESR、BAS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ASDAI4,CRP、ESR均在正常范围,说明患者经TNFi治疗,疾病均得到有效控制。实验组逐步减量至25mg,1次/2周,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其活动性指标及达到ASAS20占比比较均无差异(P0.05),说明标准治疗后给药频率逐步降低仍可有效维持治疗。此外,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4/23),低于对照组的30.77%(8/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样本量较少,两组结果无差异,但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总之,以上研究均提示,减少剂量长期维持可能是获得临床缓解的AS患者后续治疗的一种可行策略。
综上所述,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制性脊柱炎,在标准治疗使疾病到达静止期后,通过逐步减量维持的方式可以持续改善临床症状,保持疾病低活动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编辑:寇真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