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安徽经济生活频道,今晚18:20直播的《第一时间》有详细报道!

今年44岁的王新华,是歙县北岸镇瞻淇村的五保户,因为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他20多年不能弯腰。可就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王新华居然花了3年时间,绣出了长7米、宽0.75米的巨幅《清明上河图》,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绣工达人。

恢弘作品耗时三年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繁荣景象。全图共有多个人物,26座桥梁。这么一幅恢弘的作品,歙县的王新华耗时三年,把它绣了出来。

王新华的这幅绣品,长约7米,宽约0.75米,拱桥、楼阁、人物都栩栩如生。将《清明上河图》画作用绣针和绣线再次完整的诠释一遍,王新华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身染疾病每天站立刺绣八小时

三年中王新华平均每天最起码站立刺绣8个小时,绣到手痛了。睡到床上不能动吃不消的时候,他就休息几天。

王新华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不能坐,不能弯腰,一个人待在家中,了无生趣。直到6年前,他接触到了十字绣,才让平淡的生活有了起色,他也渐渐地爱上了绣画。

记者看到,王新华在家中拖着僵直的双腿,艰难的挪着步子,行动确实不方便。他家二楼有间不足7平米的小屋,里面只有一张床,这就是王新华的工作室。可以看到,一面墙上挂着一根根绣线,还有特制的用来固定绣布的夹子。王新华说,由于双腿的毛病,他没有办法坐在椅子上绣东西,所以,平时他都是站着绣画,这一站就是好几个年头。

想卖作品贴补家用

为了绣好这幅画作,王新华可没少花心思,这幅画上有多个人物,每个人物绣起来,都不容易。光断桥上面是有多个人,每个人物的脸就是一针,起头收尾间很麻烦,再加上头发、腰带这些,就特别麻烦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新华最终还是将这幅画作完成了。而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王新华告诉记者,自从患病后,他就丧失了劳动能力,一直都是年迈的父母照料自己,他想将这幅画作出售,好补贴家用。

第一时间

时间君在这里想给身患疾病却依旧努力的王新华点个ZAN!男儿也能拿起绣花针,而且一拿就是三年,还绣出了大作品。如果有喜欢刺绣作品的买家,请联系他。王新华的

安徽经视记者李光磊刘佩

编辑:张孝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如何治疗最好
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zl/111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