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

布氏菌性脊柱炎尚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局部的组织活检病理确诊,诊断的金标准应该是血培养阳性,同时局部病理结果阳性。目前我国的诊断标准是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布氏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或布氏菌培养阳性。但有人认为布氏菌培养周期长,要求条件高,作为常规检测方法比较困难。如患者有腰背痛病史,午后高热、大汗,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影像学显示椎间盘和邻近椎体炎症,同时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血清学检查阳性,可以基本确诊,但最好能作局部穿刺或切开活检明确局部病变性质。

二、布氏菌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

1、与结核性脊柱炎相鉴别

结核性脊柱炎以骨质破坏为主,常侵犯椎体前部,呈虫蚀状,多伴发骨质疏松,可见小块或砂粒状死骨,脊柱成角畸形及椎旁寒性脓肿。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受累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可形成椎旁脓肿,特别是在病变早期很难鉴别。但是两者也有不同之处,脊椎结核以椎体破坏为主,常见受累椎体失去正常形态,脊椎形成角状后突。布氏菌引起的脊柱改变常见的是相邻椎体边缘骨质破坏,椎体形态正常或只有轻度楔变,骨质破坏逐渐被致密而不规则的新骨代替,骨质修复增生大于骨质破坏。椎体边缘产生大量的骨赘,有时可见前纵韧带或后纵韧带骨化,椎体融合,小关节间隙消失等表现。

2、与强直性、化脓性脊柱炎和椎体肿瘤相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亦可出现椎体前角骨质侵蚀,椎体边缘硬化,小关节模糊或关节间隙消失,椎体边缘的韧带出现骨化。但椎体内异常信号往往不明显,间盘不受累,椎旁无脓肿形成。化脓性脊柱炎慢性者全身症状不明显,仅偶有低热,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椎体和间盘内亦可见异常信号,椎旁常见软组织块影,也不易与布氏菌性脊柱炎相区别,但受累椎体在T1加权上呈较广泛的融合的低信号,椎间盘于T2加权中央的低信号裂隙未消失,受累的椎体和间盘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强化持续时间较长,软组织块影以病灶为中心,较弥散,界限不清,增强扫描呈斑片状强化,很少伴脓肿形成。

3、与伤寒、副伤寒、风湿热、疟疾、结核相鉴别

临床上布氏菌性脊柱炎应与伤寒、副伤寒、风湿热、疟疾、结核等相鉴别,因为在病理形态学方面,以上疾病均可以形成肉芽肿,但各有特点。(1)伤寒,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最为显著,可见巨噬细胞胞质内含有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2)副伤寒,病理学改变与伤寒大致相同,肠道病变较轻,但其他脏器常有局限性化脓病变,可见于关节、软骨、胸膜、心包等处;(3)风湿热,以急性期病变最为典型,以巨噬细胞增生围绕纤维素样坏死病灶增生聚集形成阿绍夫小体(Aschofbody)为特征;(4)恶性疟疾,感染时,脑部因小血管阻塞而有灶性坏死、环状出血,在坏死灶和环状出血部位发生神经胶质细胞代偿性增生,形成一层或多层的环状排列,称为疟疾肉芽肿,即Durck肉芽肿;(5)结核性炎症,典型病理改变为结核结节的形成,当组织病理学上仅出现肉芽肿性病变时,难以同结核病尤其是缺乏干酪样坏死的不典型结核性炎症病变区别。

张强主任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小腿白癜风泡洗药方
福建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ys/9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