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有故事的你……

90后大学生村官张皎皎和村里那些贫困户的故事

核心提示

6月1日这一天忙完手头的事务,从关山镇政府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钟了,张皎皎没顾上喝水,他准备去看望一下水寨村那些贫困户,不知道这一次的走村入户,具体还能为村民们做些什么,只是在心里觉得有些人看望一下,他心里会更踏实一些。

年参加工作,作为大学生村官,除了关山镇政府党政办的工作,如今27岁的张皎皎还是水寨村的第一书记,党建、村情治理、脱贫攻坚……张皎皎每天真的很忙,最晚的一天他曾忙到凌晨3点,6点钟的时候他又开始了一天新的工作,“年轻嘛,精力旺盛,能为乡亲们多做一点事情,就尽力多一点呀!”只会做工作,不会说工作,张皎皎不好意思地憨憨地笑了笑。

1

就业帮扶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千亩的红提、葡萄长势正好,收好的甜瓜堆放在路边农户的门口等待装箱,刚进水寨村,一辆拉芹菜的三轮车从路口驶了过来,成捆的翠绿芹菜整齐地码在一起,张皎皎刻意放慢了车速让三轮车先走,“农民们种地不容易,菜价每一年都不一样”张皎皎知道如果行情不好,农民的辛劳就白费了。

▲东合村东组赵铁蛋家门口

东合村东组赵铁蛋家门口,张皎皎的出现并没有让村里人吃惊,对于这个90后的小伙子,大家似乎再熟悉不过了,村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

赵铁蛋一家正坐在暖阳下晒太阳,如果不说可能谁都不知道这个普通的家庭背后有着怎样的无奈和心酸。50岁的赵铁蛋3年前被诊断出直肠癌,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没想到今年妻子又身染重病,在重庆打工的儿子回到家中照顾父母。

▲了解情况

张皎皎拿了一个凳子坐在一家人中间,赵铁蛋忙着让儿子去倒水,儿媳妇抱着孩子坐在一角。赵铁蛋的妻子没生病的时候,还能帮助照看妻子,张皎皎给她的儿媳妇在镇上的厂里找了一个活干,刚上班15天,妻子生病,儿媳妇就被迫回到家中带孩子。

正聊着,孩子可能拉肚子,一个不注意,孩子给大人拉了一身,儿媳妇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准备给您儿子也想办法找个工作!”对于这个典型的因病致贫的家庭,张皎皎几个月前来的时候就充满了同情,“我给厂里也说好了,把有些活可以拿回家里干,孩子睡着的时候做点,也是计件的。”

▲儿媳妇正在给孩子喂水

赵铁蛋不知道怎么表达感激,张皎皎在他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安排他作了村里的保洁员,很多大病救助的政策也让他享受着,“年的时候最困难了,不过那都过去了”赵铁蛋没有掉眼泪,因为他知道还有很多人在关心着他们一家,这些人中就有张皎皎。

2

扶贫帮困是最暖心的关怀

塑料瓶子、破纸箱子……满院子堆积的废旧品,让人一进来就觉得院子里有种奇怪的味道,进到屋子里,尽管地板也铺了瓷砖,但是似乎很长时间都没有打扫的痕迹……水寨组74岁的杨培明家,张皎皎几个星期前来的时候对这个家的印象就特别深刻。

里屋一个10几岁的少年目光呆滞地盯着电视机,满身油污的衣服,黑色的指甲好像很长时间也没剪了。屋外一个40多岁的男子习惯性地靠在墙根也是一言不发。

▲杨培明(左)和儿子,很多时候儿子就这么习惯性地蹲在墙角不说话

张皎皎实在不愿意把“智力障碍”这个词用在他们的身上,但事实却又是如此。所以尽管有12亩流转出去的土地,每亩每年有元的收入,再加上帮助杨培明办理的各种政策补贴,这个家在经济上似乎已经高于贫困的边缘,可是很多时候“贫困”还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着。

“回头我们帮你把衣服洗洗,干干净净的多好呀!”张皎皎和少年聊着天,他发现孩子脸上有一块新的伤疤。“我犯病的时候在地上蹭破的”少年嘟囔着,就在几天前他还犯了一次羊癫疯。

▲有些贫困背后有太多的无奈

杨培明回来的时候,看见张皎皎很是开心,忙着去烧水倒茶。因为张皎皎帮助联系让他做了村里的保洁员,74岁的杨培明觉得家里也就多了一份收入。只是8年前因为出过车祸,杨培明行动上不是那么方便,儿子和孙子每天的饭还都是他做的,“不然的话,我娃和孙子就吃不到嘴里的!”

“家里还有啥困难就尽管来找我们呀,或者给我打电话!”搀扶着老人坐下,这个家背后经历了什么,怕碰撞老人敏感的神经,张皎皎很多时候都没敢问,他知道老人的儿媳妇几年前离家出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唯一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二儿子,医院住着。

“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找对“穷根”,张皎皎多么希望政策兜底和就业帮扶等,能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

3

好的政策让贫困户们能享受

从杨培明家出来,路过村委会,张皎皎从办公室拿了一份资料,水寨村一共8户贫困,他又仔细地核对了一遍。贫困户中有4户五保户户,谁在养老院,谁被侄女照顾,谁视力不好,张皎皎心里都特别清楚。

办公室的墙上是两张很大的帮扶联系图,和民情大数据地图,这都是张皎皎之前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手绘出来,再进行打印的。

▲院子里的枣树花开正好

六月的水寨组,农户家房前屋后的果树上结满了各类果子,村里70多岁的杨培森家,院子里几个枣树花开的正好。

从办公室出来,张皎皎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杨培森和妻子正在家里睡午觉,儿子出门在村里散步还没有回来,一条黄狗静静地卧在院子的一角下乘凉,张皎皎的出现似乎并没有惊扰它。

▲杨培森家处处是怀旧的“味道”

21年的糖尿病让杨培森苦不堪言,妻子的高血压也是让人担惊受怕,47岁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又得了强直性脊柱炎,至今未婚。一家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张皎皎曾经想过送他们一些养,只是杨培森打趣的自嘲说,羊大了,他们牵都牵不动的。

慢性病救助、残疾人补贴、低保、高龄补贴……杨培森靠着墙坐在小凳上,他说很感激这么多的好政策,能享受到的他几乎都享受了,在加上流转的5亩土地和政府的帮助,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只是有些疾病让他很无奈和无助。

▲杨培森愿意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故事

张皎皎又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家,很多老物件足以证明这个家曾经走过的历史。同样是普通的农家出身,每一次做这样的扶贫帮困,张皎皎没有时间去难过,他更多的满脑子都是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全民参与脱贫攻坚,共建共享全面小康”这个口号张皎皎知道对他来说要做的事情也许还很多。

记者手记:

这一次在关山水寨村走基层,我跟着张皎皎一起走进贫困户家中,近距离地感受他们在朴素的生活中,对生活最美好的希望。

每当政策帮扶、就业帮扶……能改变一个家庭命运的时候,我都能真切感受农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感触。

张皎皎给我说,他做的事情很平凡也许根本不值得夸赞,但就是一种最真诚的关爱,带给贫困户的却是暖暖的感动,和最实际的生活改善。

真的不希望有人生活在被遗忘的角落……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小人物的故事▼

“命案”背后演绎刑警本色

无法超越的经典认识一半就老了

等挣到钱我一定要去阎良看看

讲述武屯派出所民警石丹的一天

妈妈,我一直在找您……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ue5

当你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和新闻在







































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瘕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wh/105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