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 >> 脊柱炎诊断 >> 打造为兵服务升级版,南总的举措真走
仲夏,石城金陵。坐落在中山东路北侧的无锡联医院,发生在肾脏科血透室的一幕温暖人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副院长刘志红来到空军某基地上士王玉凤的病床前,亲切地询问病情、查体诊断。
院士为战士面对面诊疗,医院精心为兵服务的一个缩影。该医院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持续打造为兵服务“升级版”,为部队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
跨区转诊无障碍
——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全军
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后,武汉联勤保障基地专门出台《为部队服务工作举措》,推行大病优质专科诊疗。医院,经跨区转诊的南部战区陆军某部战士潘吉成为该政策的首位受益者。
年9月,潘吉在训练中不慎从高空坠落,上腹部受伤致严重肝破裂、创伤失血性休克,医院。40多天的抢救治疗,依然阻挡不了病魔的侵蚀。严重的肠瘘,让潘吉随时面临生命危险。12月2日,医院派出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赵允召主任医师进行远程会诊,提出转诊的建议。
黎介寿院士仔细的为潘吉查体诊断
军地联动、空中转运…从昆明到南京公里,仅用5个多小时,病榻上的潘吉就完成了这段旅程。飞机在禄口机场一降落,医院派出的救治小组迅速完成前接任务。
虚弱、昏迷,如同一尊干瘦的蜡像,病床上的潘吉让人看着就感到一股揪心的痛。医院史兆荣院长、徐宝龙政委当即作出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副院长黎介寿担任专家组组长,开展集中会诊;普通外科全体医务人员立即进入战位:查找腹腔内瘘口,清洗渗漏的肠液、胆液,更换引流管,调整引流路径……经过三个月的肠瘘治疗,潘吉终于康复出院。见到儿子转危为安,潘吉的父母禁不住泪流满面。
刘志红院士来到王玉凤的病床前关切询问
像潘吉、王玉凤这样跨区转诊的战士并非个例,在医务部医疗科,我们看到这样一张“温暖的清单”:
——年12月21日,北部战区陆军某部战士宗俊杰在训练中腹部受创致多脏器损伤,转诊至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年1月8日,中部战区陆军某部营长刘强,在西北某训练基地演习期间突发脑梗,转诊至医院全军神经内科中心;
——年5月15日,火箭军某部干部刘承祥检查患有膜性肾病,转诊至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
……
初心不改,转诊无碍。“温暖的清单”的背后,是强大的优势学科群做支撑。目前,医院已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5医院,接受全军官兵就诊。
温馨举措暖兵心
——用官兵获得感检验工作成效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您好!军人门诊设在6楼,请乘坐电梯前往。”……走进门诊大厅,工作人员热情的导诊服务让人如沐春风。
医院,“军人第一、军属优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就诊环节、每一个服务细节。
“没想到这么快,从挂号到手术,短短3天就顺利出院了。”5月中旬,驻宁某部战士陈韵在训练中摔伤导致右桡骨骨折。
17时30分来到急诊,“为兵服务绿色通道”立即启动。急诊骨科值班医生迅速清创处理,进行影像辅助检查,判断伤情;不到一小时,骨科科务医生徐海栋就将陈韵收治入院;当时已到周六晚间,周末开放的两个急诊手术间正在使用,为让军人患者尽早手术,麻醉科紧急开启第三间急诊手术室。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开辟通道直达桡骨;分离神经、切开骨膜、清洗骨折部位、安装锁定钢板和螺丝、缝合切口……21时10分,手术顺利完成。病床上陈韵满怀深情地说,“医务人员的悉心照料,让我感到浓浓的兄弟情战友爱,回到部队后一定加强康复锻炼,争取早日返回训练场!”
来自安徽的张建萍,儿子在某海防团服役。到医院已经上午10时,普通外科任建安的专家号已经挂完。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张建萍找到门诊护士。核实军属身份后,门诊工作人员立即办理挂号手续。在导诊带领下,看病、缴费、取药一路绿灯,当天下午便乘车赶回了老家。张建萍高兴地说,“儿子在部队当兵,真好!”
倾情办实事,不搞花架子。在严格落实为部队服务“五个零”“六优先”“十项承诺”的基础上,医院坚持用官兵获得感检验工作成效,打出一套“组合拳”。
——组建为军服务导医协调员队伍。设立军人服务台,为就诊军人及家属提供咨询解答、分诊指导、检查预约、就医帮助等服务,实行首问负责、一站办结。
——将家属就诊区纳入军人门诊,候诊区配备电视、饮水机、健康宣传栏等设施,营造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
——强化军人诊区功能。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内分泌科、神经内科2个诊室,将办公用房改造为超声诊断、心电图等检查室,提供检查、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
——重新规划调整军人病房,将距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优先保障军人,按照“有空调、有电视、有电话、有热水、有卫生间、有报刊”的“六有”要求高标准设置军人病房。
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件件具体实事,转化成了部队官兵和军属们“看得见的幸福”。
主动保障深下去
——“零距离”服务更有温度
改革当前,宁可前进一步产生交叉,不能后退一步产生空白。为更好地服务部队、造福官兵,医院主动靠前对接需求、主动延伸保障半径。
去年寒冬,为解决东部战区机关和直属队冬季常见病多发,官兵战备任务重、外出就医不便的实际困难,医院专门抽组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脏内科、骨科、耳鼻喉科、药品科以及龙蟠中路门诊部等12名同志组成专家医疗队,主动上门为官兵们服务。
进入夏季,部队野外训练日益增多,训练伤、皮肤病高发,医院选派精干医疗小分队,分别赴各驻训点开展巡回医疗,为基层官兵送医送药,提供优质服务,做到小病解决在训练场、大病直接收治入院。
专家号“挂”到基层,“零距离”服务更有温度。巡诊现场,专家不厌其烦地为官兵现场解答一般疾病预防、治疗方法和关于疾病的困惑,纠正了部分官兵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帮他们卸掉了思想包袱;对伤病官兵仔细询问病情,认真检查,查看就诊病历,进行现场诊治和康复指导,并把相关药品发放到官兵们手中;对心理压力大,特别是满服役期战士存在的焦虑、浮躁等问题,专家积极做好疏导缓解。
干休所老首长老同志的健康状况,医院的专家们始终牵挂着。来院体检不便,专家们主动携带仪器设备,上门提供体检服务,并建立完善健康档案。“总院的医务人员比我们的儿女还要贴心!”一位老首长动情地说道。
保障不断链、服务不断线。军队改革期间,医院高质量完成了战区机关、驻宁院校、干休所和体系部队4万余人的医疗保障任务,顺利担负苏、浙、皖、沪部队部分伤病员的后送、转诊和收容任务。积极开展为高原、海岛和基层官兵巡诊查体、送医送药,开设健康知识大讲堂,做好训练伤防治、卫生防病和心理干预工作;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钩帮带,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支持支援,赢得了部队官兵的广泛赞誉。
?END?
主办:解放军医院政治部宣传科
投稿邮箱:
qq.白癜风论坛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