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合悦读

工作与生活中,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无足轻重,不敢跟别人提要求,一直没有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你是否一个人经常彷徨,不能独立做自己,还常被各种事情所困扰?

你总是不会拒绝别人,害怕被人误解?

……

其实,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所以会发生,皆是因为一个人的自卑所导致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不自卑,做好自己呢?如何让自己独处也不感到孤独呢?

最近,我在阅读奥地利著名哲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作者通过大量事实,深入剖析每个人心中的自卑情结,他认为,自卑普遍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自卑可能让人一蹶不振,放弃自己;自卑也能成为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阿德勒的心理学,就是要带给人超越自卑的“勇气”。

你自己的人生,还是你自己去慢慢走过,谁都不能代替你过你自己的人生,谁都不能替你解决问题。

但是当你拥有了勇气,就有了克服困难的活力,有了超越自卑的强大内心,任何时刻都能成为你人生的新的开始。

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和自卑的补偿性是人类个体和整个文明的推动力;人可以追求卓越,超越自卑,创造另一个自我。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从教育、家庭、伦理、社交、婚姻等多个领域为我们阐述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

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旨在帮助人们打破自卑的枷锁,理解生活,超越自我,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更好地建立人际关系,融入社会生活。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他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他曾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后因观点不同与之决裂,自成一派,创立了个体心理学,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什么是自卑?承认自卑不可耻,它是可以克服和化解的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的自卑的定义是: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自己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就是自卑。

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感,只是表现形式或者程度不同罢了。

但自卑感不等于自卑情结。而有自卑情结的人,会在某些时候,觉得自己没法过一种有用的生活,他们会为自己的努力和行为设定种种限制。

自卑和自负是共存的,有时是互相助长得。有时候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为自负,高高在上是,不愿与人沟通和交往。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是充满了自卑的情绪,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愉快地相处、高效地沟通交流,导致与他人之间产生了距离,形成了自负的外表。

其实,承认自卑并不可耻,它是能够逐渐克服和化解的。

作者阿德勒患有先天残疾,按说,他应该比一般人自卑与孤独,而他却通过自我内心和身体的修炼,自己不断地成长,最终改变了自己,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我认同作者阿德勒的观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成长背景和原生家庭,即使健康的人,也会自卑。

阿德勒说人们性格上的种种表现都是可以改变的,人的潜意识希望被看见,所以,性格和行为就是附在潜意识上面的表象。

当一个人理解了行为动机背后的潜意识,性格上的缺陷,精神症状就会迎刃而解。

超越自卑,让它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反复强调合作的观点,强化自己与人的合作能力,融入到社会中去,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我认为这是符合人性的,自卑情结让人脱离了人性的合作意识,导致反人性的自卑,而人性的自卑又恰恰是达成合作目标的一种动力。如果你无法超越自卑,那么你就会陷入困局中不能自拔。

家庭和学校是一个人最开始接触社会的窗口。有的人在小时候得到了家庭的关爱和学校老师的肯定支持,那么长大后就能很快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而有些人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关爱和照顾,那么走上社会后,可能会与社会不停地碰撞,觉得自己很孤独,甚至误入歧途。

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应该着重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意识,是他们真正认识到“奉献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超越自卑并走向卓越,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阿德勒在书中提出:一个人不管有无先天器官上的缺陷,自卑感总是普遍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当一个人总是拿着自卑感作为挡箭牌,那么就会发展成神经性的倾向。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往往会形成“自卑情结”。

自卑不分好坏,也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如何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勇敢去超越自我。

作者从每个人童年的不同经历和成长环境,去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以及对生活的看法:

对于那些心态乐观的人来说,自卑会让他们认清自己的缺点,挖掘自己的潜能,激励自己去克服短板;对于消极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心态悲观,使其丧失对家庭以及个人的希望,不利于其发展。

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自己的行动要负责,要找到我们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

人只有融入于集体之中,融入于社会之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能切身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获得自信去超越自卑。

当你专注于有价值的事情时,就不会觉得自卑,也不会感到孤独,因为你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孤独俨然已经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结束语:超越自卑,做一个内心强大之人《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从小因患脊柱炎而身体孱弱,行动迟缓,5岁时又得了严重的肺炎。而他的哥哥健康英俊,活泼好动,惹人喜爱。

阿德勒从小很自卑,觉得自己又矮又丑,行动不便,无法超越自己的哥哥。

后来,他在慈父的鼓励下,凭借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战胜了自卑,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自卑与超越》这部书就是作者阿德勒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发展历程所著的。

他在书中反复强调:

人要消除自卑感,要超越自卑,就需要积极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互动,提升自我价值,让自己的内心更有力量,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自信去超越自卑。

当我们从自卑中走出来,并超越了自卑,你会发现,我们的眼光、格局已经今非昔比,内心越来越强大,各方面变得越来越优秀,成为人们眼中的强者。

-END-

我是

百合悦读热爱生活、专注读书,喜欢分享读书感悟,愿与你一路同行、终身成长。

本文为原创文章,严禁抄袭,违者必究!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vliw.com//mjccjc/155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