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脊柱炎专科治疗医院 >> 脊柱炎症状 >> 乐医生说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
今天让乐医生为大家科普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又称不死的癌症。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
随着病情进展,严重者可出现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我国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为0.26%,以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约为5:1,女性病情较轻或进展缓慢,发病年龄多在13-31岁,而30岁以后及8岁以前少见。
病因不明,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基因与环境发挥巨大作用,该病的发病与HLA-B27密切相关,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有91%的患者表现为HLA-B27阳性,并且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发病率达11%-25%。所以亲属有该病者,家属应引起重视。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现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到晚期“竹节样变”是典型表现。临床表现
发病隐匿,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或僵硬不适,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腰部发僵,活动后明显减轻。咳嗽、打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加重,早期疼痛呈间断性一侧发作,数月后呈持续性双侧发作,随病情发展,逐渐向上发展至颈胸椎,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我国有45%患者从外周关节开始发病。有24%-7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外周关节病变,以膝、髋部(臀部)、踝(脚腕)和肩关节居多。以不对称性、少数关节、单关节及下肢大关节(膝、髋部、踝)为特征表现。本病全身表现轻微,少数表现为发热、疲倦、消瘦、贫血等。机体其他部位亦有累及。如何诊断?
1、症状、关节体征、关节外表现及家族史。该病最常见的和特征性主诉为下腰部发僵和疼痛,这里应区分其他腰背部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自我诊断方法
①腰背部不适发生于40岁以前;
②缓慢发病;
③腰背部疼痛持续3个月;
④腰背痛伴晨僵;
⑤活动后减轻。
出现上述5项中4项可排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
2、骶髂关节和背部压痛,病情进展后可见腰椎曲度变直,腰部各个方向活动受限。修订的纽约标准()
①下腰痛至少持续3个月,活动后改善,
但休息不缓解;
②腰椎活动受限;
③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龄人的正常值;
④单、双侧骶髂关节炎;
具备第④条和①—③任意一条
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如何治疗?
因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控制症状改善预后,因此早期发现十分重要,治疗方案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1、疾病教育是治疗方案的重要一环,有助于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并配合治疗。2、不间断的体育锻炼可维持脊柱关节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作用十分重要,但应避免剧烈的、对抗性体育锻炼。3、站立时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坐位保持胸部正直,睡硬板床、仰卧位,避免屈曲畸形的体位,枕头要矮,一旦出现颈椎或上胸椎受累应去掉枕头。4、避免引起疼痛的体力劳动,定期测量身高。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疼痛和发僵,首选治疗方案,年轻患者,无胃肠道、肝肾等疾病或禁忌症者,吲哚美辛效果显著。2、柳氮磺吡啶: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发僵,使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外周关节炎。3、甲氨蝶呤:活动性患者经柳氮磺吡啶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可采用该方案,应注意其不良反应。4、糖皮质激素:大剂量抗炎药难以控制症状时,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生物制剂
国外已将TNF-α用于治疗活动性或抗炎药无效的患者,但长期疗效尚待研究以证实。外科手术治疗
髋关节受累引起关节间隙狭窄,强直和畸形,为改善生活治疗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乐医生提示
该病治疗不及时和不合理,以及不坚持长期功能锻炼者预后较差,一旦确诊该病应充满信心,作好心理准备,战胜病魔!未完待续
今天乐医生带大家了解了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
明天乐医生将带大家继续了解
腰椎管狭窄症的“兄弟”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我们明天见~
如果有什么问题,
请及时与乐医生联系,
欢迎在文章下留言。
⊙责任编辑:晓龙()。
⊙版权申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信箱:duanjinlong
weiyilewen.